紫血,顾名思义,即带有紫色血液的荤菜小吃。这是融水山区苗族民众特有的传统菜肴。
紫血,苦中带甜,清凉可口,鲜嫩味美,风味独特。在苗家不论喜事宴席,或过年过节的餐桌,都少不了这道菜。如今,紫血已成为融水地区的一道名菜,登上县城大小宾馆、饭店的餐桌。
紫血制作简单,先将活猪杀死去毛洗净,破腹取出内脏,把残留在胸腔内的鲜血舀出,盛入碗中备用。接着取出猪的肝、肚、心、肠等部分内脏和腰肉,用水冲洗干净, 切成两三个手指大小,用竹片串起在烧红的火炭上翻来覆去地烤焙至熟。再将切成手指头般大小的肉片,用一大碗盛好,配以辣椒粉、山胡椒、山茶辣、蒜苗等香料,加入适量煮熟的猪胆液,把备用的新鲜血液倒入碗内,一起拌匀。一碗香喷扑鼻,味道可口的紫色荤菜小吃就能上桌用餐了。
紫血来历,源于古代苗族迁徙露宿的荒野生活。传说远古的时候,苗家人居住在东方,在一片绿水汪汪,望无边际的大海边。由于战争所迫,苗民不得不迁徙往长江、黄河中 下游一带避难,后又逐步迁往西南方向的崇山峻岭,密林深处定居。先民们在长期跋涉迁徙中,以及定居下来后,由于没有山地和稻田,无粮食可吃,都会到山中狩猎野兽充饥,维持生活。由于没有碗具,在猎获野兽用餐时,只能将剥下来的兽皮当作器皿,然后烧起篝火,将兽肉片在篝火炭上烧烤至熟,盛入兽皮皿中。因兽皮带有血液,在将热烫的肉片和佐料拌匀时,自然会出现紫色现象。先民认为,这种吃法简单易弄,鲜嫩可口。从那时候起,吃紫血习俗便一直沿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