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视角>正文

桂林石刻保护迎来新时机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6月8日 17:15【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记者 杨力叶)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名城,桂林的摩崖石刻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宋代摩崖石刻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首屈一指,有“唐碑西安,宋刻桂林”之誉。日前普陀山石刻和龙隐岩龙隐洞石刻的抢险加固工程相继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立项,独秀峰石刻也在上报立项申请之中,桂林石刻的保护即将迎来新的时机。

  石刻文物是城市历史的一个物证

  桂林资深文博专家林京海说,对于桂林石刻的保护,国家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每年都划拨大量经费用于桂林石刻的保护,并逐年有增加。桂林市文博单位一直在对桂林石刻进行保护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隔两年对石刻进行防水及危石加固等工程。每件石刻文物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病害,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所以对于桂林石刻的治理保护每年都在进行研究。

游客在龙隐岩聆听导游讲解石刻文化游客在龙隐岩聆听导游讲解石刻文化

  我市从事石质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学研究的文博专家严铭说,石刻文物具有个性,对石刻文物保护很难实行拿来主义,在其他地方已经成功的经验未必在桂林也适用,就算是同样材质的石质文物,因为文物所处环境的大气、水文、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林京海认为,现在石刻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科研难题,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百分百地解决石刻保护的问题,所有的保护都只能根据具体石刻的具体情况来治理。

  那么怎么才能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保护?林京海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物保护的一个准则就是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并不是说这个东西已经老了、旧了,就要把它给拆掉,然后重建一个一模一样的,这已经是假文物了。保护石刻文物就是要保护好石刻目前的状态,去除病害和自然界对石刻的继续蚀损,使之让更久远的后人能够看到石刻的面貌。所以有很多石刻文物虽然已经漫漶不可辨识,但还是要努力保护好它的原样,而不是在上面进行添加或重新刻画,这个教训古人已经犯过,我们今天是绝对不能重蹈覆辙的。

  石刻存在的历史也是石刻文物的一部分,我们保护石刻的目的不是说要把石刻恢复成最早时间的样子。林京海举了个例子说,灵渠是秦始皇时代开凿的一条运河,历经两千多年,不断地对其进行修缮与治理,才有了灵渠今天的模样,那么我们今天来谈保护灵渠,是要保护现在的灵渠还是要把灵渠恢复成秦始皇时期的样子?很显然恢复到秦始皇时期的样子,灵渠整个两千年的历史就给破坏掉了。

  石刻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东西,一旦损毁就永远不再存在,林京海认为,石刻文物是桂林城市历史的一个物证,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风风雨雨,到今天还呈现在人们面前委实不容易,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去保护它,维修它,如果这个物证没有了,那我们还怎么去认识这个城市的历史?

龙隐洞中的两块石刻虽然上面加设了窟檐,但年深日久,周边已遭受苔藓与水渍的侵袭龙隐洞中的两块石刻虽然上面加设了窟檐,但年深日久,周边已遭受苔藓与水渍的侵袭

  对龙隐岩龙隐洞石刻保护力度前所未有

  龙隐岩和龙隐洞位于七星公园月牙山的东南麓,相距不过数米之遥,山前有小东江流过,山水景致非常漂亮,自唐宋到明清,这地方一直是人们游玩之处,被推为“八桂岩洞之冠”。古代到访的骚人墨客无不诗兴大发,在龙隐岩和龙隐洞刻下了许多类同今天“到此一游”的题记和诗文,其中不乏范成大、张孝祥等名家,留到今天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当年古人的审美情趣、季节气候、交通工具、游览路线等。在众多石刻中,还有珍贵的历史记录,龙隐岩中刻于公元1198年的“元祐党籍碑”,是全国仅存的两块之一,是呈现北宋“元祐党争”的重要证据,据我市资深文博专家林京海的考证,这块碑更接近原本。而在这块碑刻的左下方,还有清人康有为的《观元祐党籍碑题记》,它对于研究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在广西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龙隐洞口,北宋著名将领狄青写的《平蛮三将题名》记录了他率部飞渡天险、一夜平息叛乱的史实。清人李化龙画的男版观音像、王静山草书“佛”字则集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于一身。

  像以上这些集历史与艺术于一身的石刻在龙隐岩龙隐洞中比比皆是,据桂林市文物工作者统计,龙隐岩龙隐洞的石刻数量达到213件,是桂林石刻最为集中、典型的地点。所以早在明代张明凤就在《桂胜》中说:“铄题之众,至环两岩,使壁无完石,他岩未之有也。”龙隐岩龙隐洞秀丽的风景使古人竞相留下了题刻,古人的题刻又提升了美景的内涵,正是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绝佳代表。

  漫步其中欣赏风景与人文石刻是件惬意的事,然而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之后,由于岩壁渗水、生物影响以及石刻表面劣化等原因,有一些石刻已经不可辨识,如何对它们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管理,成为桂林市文物工作者重要的工作。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曾燕娟告诉记者,他们曾对龙隐岩龙隐洞进行过局部的危岩加固、引水、在石刻上方增设窟檐等来减少石刻受到的损害,取得了不少的效果。今年5月15日,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了龙隐岩龙隐洞石刻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对龙隐岩龙隐洞的石刻保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曾燕娟表示,立项获得通过后,下一步的工作是对龙隐岩龙隐洞进行全面的勘查,对勘查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形成具体的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获得同意后才能具体地实施,这一过程至少还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次对龙隐岩龙隐洞内桂林石刻保护的范围、面和技术强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下,保护桂林石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桂林石刻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除了对龙隐岩龙隐洞进行立项,国家文物局还在4月27日通过关于对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保护工程立项,4月29日通过了普陀山石刻和百寿岩石刻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据桂林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贺战武透露,对独秀峰石刻强险加固工程的立项也已经上报,等待批复。市文物工作队具体负责普陀山石刻和独秀峰石刻的抢险加固工程,其余两处石刻保护工程由当地文化保护部门负责。

  普陀山石刻位于七星公园,总计共有石刻201件,分布于曾公岩、元风洞、七星岩、四仙岩、玄武洞、普陀岩、寿佛洞、朝云洞、栖霞寺故址、弹子岩、省春岩、留春岩等处,元风洞有公元990年柳开作《玄风洞铭》,是今天所知道的桂林最早的宋代石刻;留春岩有宋梁安世作的《乳床赋》,是研究中国岩溶历史的珍贵史料;位于留春岩公元1185年李滋写的篆书联“安分身无辱,知几心自闲”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楹联实物,不过这块石刻目前迁到桂海碑林进行保护。

  独秀峰石刻位于靖江王城景区内,以题名、题诗居多,还有题榜、题字、纪事、书刻名作、绘画等石刻共计120件。“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最早的出处即位于独秀峰读书岩上,出自南宋王正功的一首鼓励仕子的诗。独秀峰石刻的另一大特色即榜书蔚为大观,如清人黄国材写的“南天一柱”四个大字,字径超过3米,是桂林石刻大字之冠,张祥河榜书“紫袍金带”也颇为壮观。

  贺战武说,对于这两处的石刻保护工程实施也类似于龙隐岩龙隐洞石刻保护,通过立项之后进行具体的勘查,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形成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委员会批准后再进行。

  桂林石刻看上去多年未变,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去对它们进行保护吗?然而在文物保护研究专家看来,对桂林石刻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严铭表示,桂林石刻多摩崖在各风景名山的山崖上,处于开放的保存环境中,容易受到地质条件、降雨、裂隙渗水等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由于桂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特性,桂林地区碳酸岩的平均溶蚀速度达每千年87.88毫米,而根据桂林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长期观测,从1966年到1993年不到30年间,桂林的部分碑刻表面蚀损已深达2毫米,据此推算再过100年,桂林石刻将在自然剥蚀中消失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桂林市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且任务艰巨。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