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蒙进煌 实习生 黎玮玮/文 何学俏/图)时代在前进,生活也在变迁。昔日的手工制作,早已发展为今天的机器生产,在社会生产全面进入机械化、电子化、智能化的今天,一件件凝固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已经定格成为博物馆里安详陈列的展品。老式缝纫机、晶体管收音机、海鸥牌照相机、熨斗、留声机……这些曾经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老物件,不但凝聚着时光的流转,还汇聚了人们无数的记忆与情感。然而现在,我们离这些老物件已越来越远,很多时候想要再见它们,或许只有回到博物馆里才能一偿心愿了。
为了让广大市民重拾对老物件的怀念之情,广西民族博物馆特别推出了“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在该展厅,一件件老物件赫然在列,展示在每一位游客面前。
昔日最为寻常的,莫过于百姓家中的生活用品。缝纫机、自行车、挂钟,再加上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就是上世纪70年代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三转一响”。
其后,能播放录音磁带的插卡式录放机,能播放唱片的电唱机,以及架着高高的室外天线、凸着屏幕的黑白9吋、12吋晶体管电视机,则是当时并不多见的家用电器。这些家电产品,不但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大家不但了解到外面的资讯,还领略到大千世界的万分精彩。当然,电影也能给生活带来欢乐,却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影放映机。放一场电影,那可是邻里乡亲晚饭之后最为期待的文娱活动。
除了这些大件家电,那些不起眼的生活小物件,也会让你感受时光飞转。马克杯、瓷茶壶、红袖章、珠算盘、煤油灯、电熨斗……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2011年起收集了这些老物件之后,曾推出过两次临时展,反响都很好。如今这个专题特设展厅,已设置成为永久性陈列展。展厅里的老物件达3000余件,但这也只是征集到的上万老物件的三分之一。
老物件能汇集到一起,离不开群众的热情捐赠。据介绍,捐赠分无偿和有偿两种方式。无偿捐赠的,博物馆将颁发收藏证书;有偿捐赠的,则由博物馆出钱买下。
- 曾经风靡一时的大哥大
- 插卡式录放机
- 老式电唱机
- 老式电视机
- 老式缝纫机
- 在上世纪70年代,能拥有这么多家电产品的家庭,已经够奢侈了。
- 自行车
缝纫机
现在我们已经极少看到打补丁的衣物了,偶尔衣服开了线,才会想到缝纫机。哪怕这样,你也不用亲自去踩缝纫机了,只要拿着衣物去巷子口找裁缝便可。
那台嚯嚯作响的老式缝纫机,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在博物馆,看到这样一款老式缝纫机,让人想到绵密的针脚,想到慈母手中的针线,想到流逝的时光……
自行车
这样一辆“高大”的自行车,会不会让你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候,能骑着这样一辆自行车上路,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十一二岁,个头不高,跨不上车座,就伸出右腿穿过三角架,拼命蹬右边的踏板。这姿势虽然不是那么优雅,却意气风发,还能引来不少回头率喔。
电唱机
电唱机是用来播放唱片的,每张唱片上的歌曲不过10余首,不像现在的CD及DVD光盘,歌曲既多又杂。在过去,一张唱片,你会翻来覆去不断播放,直到上边的歌曲耳熟能详,随口就能唱出;魂牵梦萦之际,你会不自觉地把词曲与某段年月对应起来……多年以后,你不经意间重新听到这些歌曲,那段岁月的景象又会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