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讯(记者 罗劲松 )科举取士,封建时代读书人迈入仕途的“独木桥”。虽存有种种弊端,但其推行的“择优录取”原则,却给了许多寒门士子一展才华的机会。那些在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诞生的“状元”,带给古人的是荣耀;留给今人的,则更多是文化思考……
还珠洞中“状元石”
在桂林伏波山还珠洞里,倒悬着一根上粗下细的石柱,柱尖距地面仅4~5厘米,像是被利剑削断一般。今人多称之为“试剑石”,说这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试剑处。在古代,这石柱却另有一个名字——“状元石”。当时桂林一带,还流传着一条谶语:“石头连,出状元。”说这根石柱能伸会缩,一旦与地面连接,则桂林必出状元!
历史上,“状元石”究竟有没有和地面连接,并果真产生了状元?史料未见记载。有据可查的是,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首开科举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考试废止,近1300年间,在全国650多位文状元中,地处偏僻的广西,占有10位。其中,有两位“三元及第”者。他们分别是——
赵观文,临桂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乙卯科状元;
裴说,临桂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丙寅科状元;
梁嵩,平南人,南汉白龙元年(925年)乙酉科状元;
王世则,永福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癸未科状元;
冯京,宜山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三元及第;
毛自知,富川人,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乙丑科状元;
陈继昌,临桂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状元,三元及第;
龙启瑞,临桂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状元;
张建勋,临桂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状元;
刘福姚,临桂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状元。
先惊后喜赵观文
广西第一个状元,是在唐乾宁二年(895年)产生的。他是临桂县芦笛岩桥头村的赵观文。史载,赵观文10岁能作诗文,13岁即开始通读深奥的儒家经典,是桂林一带有名的才子。在经历黄巢大起义近10年动荡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春,赵观文终于有机会进京赶考了。
这时的广西,科举取士实施近300年来,竟无一人得中状元。鉴于岭南地区的“蛮荒”,朝廷作出了歧视性规定:岭南及周边地区每科选进士不得超过7人,比中原地区人数少了一半以上。心气极高的赵观文,在进京路上自然是憋着一股气,要为家乡父老争光!
当时,科举考试里已开始盛行“潜规则”,所谓“不须文章甲天下,只要文章中考官”。不少赶考者一进京城,便忙着打探消息、敲官家门,做“考官文章”。赵观文却不为所动,一个人静静坐在馆舍里读书。
唐代以诗赋取士。参加殿试的赵观文一拿到考题,便胸有成竹,思如泉涌。大笔一挥,诗作写得气势磅礴。等到25名进士榜一放,信心十足的赵观文跑去一看,愣住了——自己仅名列第八!令举子们气愤的是,那个平素里庸碌十足的张贻宪,竟高居榜首,成了今科状元!
很快,张贻宪考前给主考官崔凝送银子的丑事便在街头巷尾流传开来,众考子奋起上书揭露。昭宗下令一查,果然事实确凿,便宣布取消考试结果,在武德殿举行重试。这一回,唐昭宗亲临大殿阅卷。展开赵观文的诗卷,昭宗不由得大发感慨:“才藻优赡,义理昭然,深穷物体之能,曲尽缘情之妙。所试诗赋,词义精通,皆合本意!”于是,钦定为状元!
身处那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官府腐败的时代,出类拔萃的赵观文虽高中状元,却得不到重用,只是作为“侍讲学士”伴在皇上身边,充当“陪读工具”。眼看着官场险恶,危机四伏,赵观文最终急流勇退,托病辞官,回归故里。
虽然在仕途上无所作为,但作为“广西第一个状元”,赵观文在家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巨大作用。他点燃的是广西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拐脚状元”身影直
以科举史上首位残疾人状元——“拐脚状元”闻名的王世则,是从广西永福县艰难走出来的才子。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春,王世则赴京参加殿试,成绩名列第一。当皇上和大臣们笑眯眯接见状元时,吃惊地看到这个从广西远道而来的才子竟是个跛子!
把一个跛子取为状元,实在有损朝廷形象!正当宋太宗犹疑不决时,宰相赵普站出来,意味深长地讲起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唐朝时黄巢诗赋出众,按才华本当选为状元,却因相貌丑陋,被贬为三甲末次。前朝这种以貌取士的态度,尽失民心,以致黄巢最终怒而造反……
赵普的故事让宋太宗听得连连点头,最终欣然接纳王世则,并破例为新科状元和进士们举办琼林宴。科举史上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先例,自此而开。
但王世则的“状元帽”戴得并不安稳——就在他成为状元、做了京官的第二年,同榜进士、新任岚谷县令赴任后不慎失火烧了军粮。年终考绩时,有大臣上奏,称前科选拔的进士中,多有不称职者。宋太宗一闻大怒,令前科进士全部进京,重新考试——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除名!此举让所有上榜进士惴惴不安。王世则这位状元的心理压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
这年春天,宋太宗亲临礼部贡院主持前科进士复试。复试结果是,王世则再次夺得第一名!其出众才华无可辩驳。王世则因此成了科举史上唯一一名“连科状元”。
宋太宗也因此对王世则刮目相看,授予“文明殿学士”,升为三品朝官,命其主持科考。
一任主考官,立即面临宾客盈门的局面,讲情行贿者络绎不绝。反感至极的王世则,命人在门前倒挂一根弯竹拐杖,并书对联一副:
公本分明,拐脚却非私念;
杖从节起,直木乃用尺量。
巧妙风趣地把自己的拐脚形象与“公”字结合,借以表明不徇私情、做人要守节气的态度。
随军抗金志难酬
和赵观文、王世则相比,南宋时从广西富川山乡中走出来的状元毛自知,命运更令人感叹。毛自知出生于富川秀水村书香门第人家,其父毛宪曾任长沙太守,为官清廉勤政。受父亲影响,毛自知从小便立下入科场拼搏、精忠报国的理想。
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毛自知赴京都应试。此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苟存于临安。主战派韩侂胄升任宰相,力主兴兵收复中原,颇受宋宁宗器重。赴京前,父亲授意儿子:要以“抗金定中原”为主旨答题。殿试中,毛自知依照父亲的提示应答,果然深得韩侂胄赏识。宋宁宗也对毛自知“言当乘机,以定中原”的“北伐”主张大加赞赏,欣然钦点毛自知为状元,并授予承事郎、镇东军节度判官等职。
高中状元的毛自知,终于得以随军出征,参加“开禧北伐”。其间,毛自知屡献良策,并亲自上阵杀敌。遗憾的是,此后韩侂胄所用非人,举措失当,宋军连遭败绩。朝廷中投降派趁机杀了韩侂胄,向金国求和,并着手清洗“韩党”。缺乏主见的宋宁宗这时反怪毛自知当初不该“首论用兵”,竟削夺了毛自知的状元头衔。因政治原因,毛自知成了中国科举史唯一一个被取消状元头衔的人。
忠心为君、主战卫国反遭厄运,毛自知此后黯然离开官场,隐居山林……
连中三元闻“鹿鸣”
距桂林还珠洞“状元石”不远的珊瑚岩口石壁上,刻有南宋著名文学家、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史兼静江知府范成大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秋九月的《鹿鸣燕》诗并记。当时,范成大按惯例在乡试放榜后宴请考中的举子,吟唱《诗经》中《鹿鸣》一诗,并即兴作《鹿鸣燕》诗,感慨广西大地以桂林一带“多儒”,此前曾有赵观文、王世则两人中状元“魁天下”。如今“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龙头坊井在,明年应表第三闾”——新栽种了桂树,重新疏浚了朝宗渠,昔日的状元坊依然立在那里,应该是桂林又出状元的时候了!
范成大的《鹿鸣燕》被刻于“状元石”附近的石壁上,激发着一代又一代广西举子的“状元梦”。前赴后继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一直奋斗了600多年,才终于在清代再次“鹿鸣”惊人,出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陈继昌。
在桂林王城正阳门内侧门额上,至今仍醒目地镶嵌着“三元及第”牌坊。这是专为表彰清嘉庆年间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夺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陈继昌而立的。
何谓“三元及第”?在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清朝科举制度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府或州的学校里举行,每年一考,被录取者称秀才。乡试在省城举行,每隔三年一考,被录取者称举人。其中考得第一名者称“解元”。考上举人便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也是三年一考,第一名称“会元”。会试上榜后,便可参加殿试。殿试由朝廷举办,皇帝常常亲自阅卷、录取。殿试成绩分为“三甲”——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一个人,如果能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考试中都夺得第一,便是“连中三元”,也叫“三元及第”。
据资料显示,在实行科举制度的1300年间,总共只产生过13个“三元及第”者,其中广西便占有两人——宜山的冯京、临桂的陈继昌。陈继昌作为13个“三元及第”者中的最后一个,堪称“前有古人,后无来者”!
临桂四塘乡横山村人陈继昌,出生于举人、进士世家,从小受到良好、严格的家庭教育。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陈继昌参加在广西贡院举行的乡试,荣登榜首,中“解元”。回乡后继续埋头苦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赴京赶考,一举夺得庚辰科“会元”。正在踌躇满志等待着皇上亲自主持的殿试时,却水土不服,感染风寒,高烧不退,水米不进。有人劝他放弃此次殿试,下科再来一搏。胸怀雄心的陈继昌哪肯退却。
带病赴考的陈继昌,卷子答得不够理想,没发挥出最佳水平。阅卷大臣看卷后,起初将陈继昌列为一甲第二名。这时,大学士曹振镛弦外有音地在一旁感叹:“本朝百余年,三元仅一人,无以彰文明之化!”于是,陈继昌的卷子被送到了嘉庆皇帝面前。皇上阅后大加赞赏,朱笔一点——陈继昌高中状元!
徜徉于桂林王城古正阳门、东华门之间,“三元及第”“状元及第”……一块块古朴气派的碑刻,仍在向后人讲述着广西学子们当年的荣耀。城门内,那傲然而立的独秀峰,恰如桂林城中的“状元”。山峰下,至今存留着南朝始安郡(今桂林)太守颜延之辟于上千年前的“读书岩”;留存着桂林第一所府学遗址;留存着开设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广西乡试贡院。广西师范大学宽敞明亮的课堂,围绕在山峰周边,学子们勤奋学习的身影随处可见。
科举已成往事,“状元”只遗牌匾。而2000多年来萦绕于八桂山水间的那条文脉,则传承至今,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