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视角>正文

漓湘文化的生长力量

来源:广西日报2015年4月10日 14:36【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 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

  桂林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秦代,桂林因为修建灵渠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枢纽,是“楚粤之咽喉”。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犹如走进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

  石刻文化,是桂林一大特色。自隋代高僧昙迁于590年在七星岩洞口北侧最早题刻“栖霞洞”三字以来,桂林的摩崖石刻已多达2000多件,与西安并列全国第一。清代金石学家叶昌炽曾高度评价:“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

  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石刻群,碑刻如林,故称“桂海碑林”。两洞共有题刻220多件,最引人注目的是《平蛮三将题名》,这是研究北宋侬智高起兵的重要文物。《元祜党籍碑》是一件反映宋代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珍贵文物,有助于人们研究宋代历史。

  湖湘文化、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关系,在这里显示着考古依据支持。桂林摩崖石刻差不多就是桂林古代文化的通史。

灵渠风光。 本报记者 农如松 摄.jpg灵渠风光。 记者 农如松 摄

  全州,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是整个漓湘文化的中心。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我走访了不少全州人,无论男女老幼,讲起全州文化,都会罗列出很多事例来——全州是中国寿佛文化最早的兴盛地;全州是桂剧的发源地;全州是中国耕读文化的典范,上马打仗,下马种田;全州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是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的战略要地……言语中,充满着文化自信。

  我曾无数次走近兴安灵渠,但对她的了解却仍是一知半解。如今再游灵渠,灵渠之水勾起我新的感悟与深深的遥想。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开凿的这条运河,全长36.4公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山区越岭运河。它设计独特,因地制宜,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见证了中国人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独特的文化理解和由此形成的传统,对世界运河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灵渠在两千多年的使用中不断被完善改进,营造出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运河景观,彰显技术、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古代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农耕文明河谷文化景观的佳作。

  灵渠的修筑通航,是广西文化的“受精”时期,是先进的中原文化与落后的岭南文化交配、交融、交流的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交通闭塞,岭南一带较之中原欠开发、欠开化,被称为“南蛮之地”。灵渠通航,连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使中原的先进文化与耕作、纺织、建筑等先进技术不断开化并繁荣了当时广西十分落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使这块多山地的不毛之地繁荣起来。中原文化与沿边文化,山地文化与平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由此杂交,形成岭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彩调、桂剧、桂林渔鼓等等,都是吸纳汉文化而形成的漓湘文化符号。一个自信的民族,从来不会拒绝文化交流。漓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得利于与中原文化的广泛交流、交融。

  桂柳河,又称相思埭。源于狮子岩的相思水,在陡门村附近筑水闸门,通过分水东闸和分水西闸分流,东段在桂林雁山区竹园村附近蒋家坝流入良丰江,通漓江;西段在临桂四塘大湾江岸村附近汇入相思江,至永福流入洛清江,通柳江。她是唐代以来广西、云南、贵州之间的重要交通水道,与灵渠并称广西历史上两大重要水利工程。

  我们乘小船漫游桂柳运河,导游是一位对运河作过十多年研究的学者。小船犂水而行,入会仙河与相思埭汇合口时,只见湖泊、鱼塘、水田、沼泽比邻,多条叉河港湾穿插其间,分不清哪是主流,哪是支叉。这条河见证劳动人民智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却仍然藏于深闺,亟待保护。

  永州 舜文化的重要源流

  永州,与桂林地缘相连,习俗相近,语言相同。南岭亦称五岭,其中越城岭、都庞岭和萌渚岭三岭皆集中于漓湘流域。漓江、湘江、资江、蒲江等都发源于此。

  永州又称零陵,秦时建县,西汉置零陵郡。《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永州舜帝陵永州舜帝陵

  此处所言“苍梧”,指古代苍梧国、苍梧郡,其区域范围大致包括如今的湘南、桂东和粤西的广袤地区。

  如今,永州宁远县九嶷山有舜帝陵,桂林城北有虞山、虞庙,都是舜帝南巡漓湘流域的见证,也是中原文化进入漓湘流域的史证。当年,舜帝南巡,将道德文化传播到漓湘流域。舜帝堪称中原文化引进漓湘文化第一人。湖湘文化、岭南文化中共同的中原文化源头,应该说就是舜文化。

  集体朝拜先祖舜帝时,我产生丰富联想——多少达官贵人,名士墨客都曾站在这里朝拜过舜帝,人们对舜帝怀着不同的理解和各自的需求。而今天,我们希望能进入文化层面去思考,舜帝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漓湘文化要就此深入挖掘、探讨。应该说,这正是漓湘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清朝光绪三年重建。庙中《荔子碑》《捕蛇歌》《寻愚溪谒柳子庙》等堪称文物珍品。柳宗元自“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湘南、岭南,先在永州10年,后在柳州4年,47岁在柳州去世。在永州和柳州的14年是他人生最成熟的14年。作为唐宋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柳宗元的代表作品大都作于永州,他的文化思想和执政实践对永州和柳州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夜幕降临、暮色四合之时,几天来的耳闻目睹、访问座谈,在脑子里逐渐呈现出漓湘文化的基本轮廓。我给漓湘文化作出这样的概括——漓湘文化,是指以漓江、湘江为主流,以湘桂走廊为大致范围,经过历史长河的交替、交流和交融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融山地文化和水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与历史人文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形态。

  以自然地理的视角,桂北与湘南正好处于南岭的南北两侧。俗话说,兴安高万丈,河水两头流。灵渠的沟通,使岭南与岭北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各自独立区域,两千多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使漓江和湘江流域连成一体,形成漓湘文化圈。

  经济与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经济一体化会促成文化一体化,需要共享资源。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形成了长株潭经济、北部湾经济区。广西方面,有西江黄金水道、粤港澳和桂粤经济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特别经济实验区。相对而言,桂林处于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区的尾部,遭到边缘化。漓湘文化区的构建,正是试图通过整合漓湘文化推出湘桂走廊经济区。

  李克强总理提出西南中南地区经济开发战略支点,湘桂走廊经济带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漓湘文化区的柳州、兴安、全州、永州经济上目前是分离的,是否可以把经济的一体化做起来,统一管理,加快发展。从文化一体化开始,将漓湘文化圈延伸到湘桂经济区。

  我站在九嶷山下,环顾着四周屹立的山峦。几天的桂北、湘南之旅,一幕幕人文景象历历在目……心情澎湃,豪情满怀,胸中升腾起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潘琦)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