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人物>正文

“桂林老经典”能否迎来第二春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6月5日 18:06【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记者 肖品林)桂林作家刘玉峰的长篇历史小说《山村复仇记》即将再版。这部反映桂北地区剿匪斗争的小说,曾经轰动全国,多次再版重印,销量将近50万册,被誉为“北有《林海雪原》,南有《山村复仇记》”。该书首次出版是在52年前,离最后一次重印也有30年了。那么,在沉寂了30年后,这部曾经畅销大江南北的“桂林老经典”,是否还能焕发第二春?

  病床上完成初稿

  翻开1965年版的《山村复仇记》,泛黄的纸张跟纸上的故事一样,布满沧桑。

  整洁的茶几上,摆放着7本不同年代的《山村复仇记》。刘玉峰的夫人王允摩挲着书本的封面,望了望墙上那张年轻时代与丈夫的合影(她今年87岁,刘玉峰离世已近18年),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1949年,刘玉峰带着夫人王允在老家河南参加革命。之后随解放大军南下,当时两人刚满20岁。到桂林后,刘玉峰先是在义宁县五通区(今临桂县五通镇)担任区长,1950年又调任阳朔县二区(今阳朔县福利镇)区长。

桂林作家刘玉峰的长篇历史小说《山村复仇记》即将再版。这部反映桂北地区剿匪斗争的小说,曾经轰动全国,多次再版重印,销量将近50万册,被誉为“北有《林海雪原》,南有《山村复仇记》”。该书首次出版是在52年前,离最后一次重印也有30年了。那么,在沉寂了30年后,这部曾经畅销大江南北的“桂林老经典”,是否还能焕发第二春?  桂林作家刘玉峰的长篇历史小说《山村复仇记》即将再版。

  当时广西刚解放不久,土匪十分猖獗,刘玉峰亲身经历了那场艰苦曲折的剿匪斗争。

  为此,刘玉峰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51年7月24日,在阳朔县福利镇林家村的剿匪战斗中,刘玉峰腹部、腿部身负重伤,左腿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在疗伤那段愁苦的日子里,刘玉峰萌生了写书的念头,他要把剿匪的这段经历写成长篇小说。经过将近一年的精心构思,他于1952年5月动笔。当时,他仍卧床不起,行动不便,在病床上完成了18万字的初稿。之后数年,经过反复修改,期间还应上海文艺出版社邀请,前往上海改稿半年时间,39万余字的《山村复仇记》终于定型。那一年刘玉峰32岁,距离他开始动笔写《山村复仇记》已有10年。

  王允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刘玉峰的自传。小说以解放初期的阳朔、恭城和平乐三县交界的一个山区为背景,生动讲述了一场复杂残酷的剿匪斗争。这些几乎都是刘玉峰的亲身经历。

  曾经热销大江南北

  据《阳朔文史资料》记载,《山村复仇记》原本准备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但好事多磨,当时全国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出版事宜因此被搁置下来。

  直到1963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上册。甫一出版,便畅销大江南北,在读者中引起轰动。1965年,该书下册出版,上下两册印数高达30万册。由于深受读者欢迎,1980年修订再版,1985年又重印一次,发行量为18.5万册。1983年,该书还被改编成连环画,并且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此外,还被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山村复仇记》在上世纪的影响力。

  1966年,自治区文化部门曾做过一次读者调查,其中一个事例颇具说服力:当时灵川县一个农村文化室购得一套《山村复仇记》,全村无论老小,凡是识字的人都争相传阅,直到书页残缺字迹模糊,仍有人借着看。

  而《山村复仇记》也成为不少桂林人年轻时代的阅读记忆。“可以说,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现在还能背出小说开头对阳朔风光的那一段描写,但那时候我不知道作者就生活在我们桂林。”今年52岁的市民张先生说。

  桂林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徐强也表示,他15岁那年就读到了这本书,至今对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仍记忆犹新。“那时我正心怀文学梦想,想当一个作家,这本书让我明白写桂林故事同样能出好作品。”

刘玉峰和夫人王允南下时的合影刘玉峰和夫人王允南下时的合影

  30年后将再次出版

  如今,距离《山村复仇记》首次出版,已过去52年,作者刘玉峰也已离世。其家属为何想再次出版此书?对此,刘玉峰的夫人王允透露,其实早在他(刘玉峰)在世时,就有寻求再版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做成。现在做这个事,一方面是完成一个多年的心愿;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记住那段历史。

  然而,寻求再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玉峰的外孙兰章多次奔波于桂林与南宁之间,几乎跑遍了广西所有知名的出版社,得到的几乎都是婉拒,理由是“担心没有市场”。多次碰壁之后,刘家甚至准备自费出版。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没多久他们就收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合同。

  为什么广西师大出版社愿意再版?广西师大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的编辑刘春荣先生认为,无论是小说语言和情节设置,还是人物的塑造,《山村复仇记》都是超越了时间的,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再读并不觉得过时。在广西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品并不算多。

  当时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工作的叶宗翰先生是《山村复仇记》1965年版和1980年版等多个版本的编辑,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山村复仇记》受到读者如此的关注和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地道的广西‘土特产’。小说把曲折、传奇的故事穿梭于奇山秀水的特定环境中展现,把人的心灵美,融合在山水的自然美之中,营造了浓郁的广西特色。有人说,北有《林海雪原》,南有《山村复仇记》,这种赞美并非虚言。”

  文艺评论家、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伟林教授表示,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除了在文学性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山村复仇记》更为可贵的是,以作家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用文学的方式生动记录了解放初期桂林剿匪斗争的那段历史。

  的确,回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广西文学史,整整20年间,只有两位广西作家出版过长篇小说,分别是陆地的《美丽的南方》和刘玉峰的《山村复仇记》,开创了广西长篇小说创作先河。而《山村复仇记》还创造了另一个纪录:解放后在广西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经典作品能否再续辉煌?

  那么在今天的年轻读者中,《山村复仇记》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记者随机向十位80后和90后读者展开调查,只有一人表示读过《山村复仇记》,其余九人纷纷摇头。诚然,这与现今的读者很难接触到这本书有关,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市场的温度。

  实际上,对于该书再版的市场效应,王允也坦言,“这本书肯定没法像当年那样畅销,我们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此遭遇,《山村复仇记》并非个案。黄伟林说,时代在发展,人们的阅读趣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许多文学经典如今都遇到了“乏人问津”的难题。“这是时代发展潮流所致,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吸引人们的关注,比如改编成影视作品,将经典小说搬上银幕。”黄伟林说。

  近年来剿匪、谍战等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火爆,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其实,《山村复仇记》在这方面也做过尝试。前些年登上荧屏的电视剧《桂北剿匪记》,就是根据《山村复仇记》改编的。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该剧的影响力并不算大。

  而80后“文艺青年”李钟则建议,寻求再版是推广经典的一条出路,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把《山村复仇记》放到网络上,点击率肯定不会低。

  刘春荣说,只要是好书,不怕没读者。这次再版不是简单的重印,会有不少新鲜的东西。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