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人物>正文

舜帝南巡来到桂林了吗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5月26日 17:29【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 桂林有一个远古的传说,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到了桂林,他登上一山,后人称虞山;山临一潭,后人名之皇泽潭,又建舜帝庙祭祀。那么舜帝真的南巡到桂林了吗?有人说舜帝确实来到桂林了,否则不会有虞山和舜帝庙,另外《史记》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可以为证。

  三皇五帝版本多

  中国的远古是充满传说的时代。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说远古有三皇五帝领导着天下先民,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帝、禹帝。然而正因为是传说,所以远古有多少个神,有什么样的神,各个版本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说的是一个版本,而《楚辞》中有西皇、东皇、上皇,又有天皇、地皇、泰皇。西汉的《尚书大传》和东汉的《白虎通义》说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这又是一种说法。再说五帝,春秋战国时指天帝,《庄子·庄帝王》说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秦、汉人认为是赤帝、白帝;另说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还有的说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总之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

  传说是多版本的,各个版本的传说是否都说舜帝南巡呢?不是。《楚辞》有首《远游》写道:“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南疑就是九疑,古苍梧所在,那是炎帝到达的地方。秦汉后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时代,诗有“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炎德即炎神,人们还是认为炎神到了遥远的南方。这个版本就不说舜帝南巡。当然,有可能炎帝和舜帝都南巡到南方苍梧九疑,两个版本可以并存,也有可能炎帝南巡比舜帝南巡还早。不管是炎神到苍梧还是舜帝到苍梧,估计这两个传说的产生主要在楚地。

虞山下的舜帝庙虞山下的舜帝庙

  舜帝传说南下

  商周春秋战国时,苍梧指楚地最南部,地理区划概念模糊,楚国后期,楚国在洞庭之南赶走了三苗部落,设置了苍梧郡,苍梧的地理概念才比较明确起来。于是苍梧东部的潇水地区有舜帝的九疑,中部东安有舜皇山,西部全州有舜帝二妃祠,苍梧地方的楚人将二妃寻夫跳江而亡的传说搬到全州湘江上游的三江口。全州在越城岭北,一直在湘文化圈内,接受舜帝传说是顺理成章的;全州的二妃庙建在汉初,比二妃的洞庭传说要晚,这是合乎时间顺序的。

  以舜帝传说为核心的中州华夏文明在扩散,南部落后的部落民族表达了乐意接受并融入华夏文化的意愿。春秋时期的越国是弱小的国家,为了被中原强国看得起,越王勾践宣布自己是禹的后代,还说大禹过长江到了会稽的会稽山,山有禹穴。所以这个大禹东巡的传说只能产生在越国。春秋时的楚人被看作南蛮,中原诸侯会盟是排斥楚国的。所以楚人特别欢迎中原史前文明代表的虞舜传说到楚地,屈原还宣布自己是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代,楚人还希望舜帝包括二妃南下洞庭再南下苍梧,于是产生了舜帝南巡苍梧、二妃一路寻夫的故事。

  舜帝传说到桂林

  春秋战国时桂林一直在百越文化圈中,汉武帝平南越前,桂林属南越国,还是在百越文化之中,且南越与西汉还是对头。其时桂林与湘楚虽有地理之隔,但中原和湘楚文化的影响是能抵达的,文化的影响往往超越地理。而到汉武帝平南越,在桂林设置零陵郡始安县属荆州,桂林有了自己的行政建制和管辖的行政区域,并且又划入湘文化范围,此时桂林才有接受中原和湘楚文化的落脚点,开始了自己的舜帝文化建设。明朝人张鸣凤在他的《桂故》里写道:桂林本没有尧山之称,《后汉书》记载称“驳乐山”、“辽山”,因为尧的传说到桂林,“辽”与“尧”音近,桂林人改称尧山。所以尧舜传说到桂林,可能在东汉后期,有了尧舜传说才有尧山和虞山。

舜帝塑像舜帝塑像

  舜帝南巡的传说形成桂林版本,要看唐人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作者在书中记载了许多亲闻亲见的桂林风物习俗,其中所记桂林虞山、舜帝庙和二妃墓就是桂林的舜帝文化建设状况,包括将舜帝南巡苍梧延伸到了桂林、建舜帝庙来祭祀、建了二妃墓将舜帝二妃寻夫而亡的地方挪到了桂林。

  舜帝庙的建设,大约的时间在东汉末或南朝初。这个推测的依据是,南朝刘宋的颜延之在宋少帝时(公元423年)当始安郡太守,清嘉庆年间的《临桂县志》卷十五有一条记载“颜延之为湘州祭虞帝文”,祭文中记他自己正“职奉西湘”,在始安供职。南北朝时始安属湘州(州府长沙),在湘州西南部。当然,如果颜延之之前就有桂林舜帝庙的记载,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桂林有了舜帝文化,唐宋人士非常赞赏。最早写舜帝诗的是唐初宋之问的《桂州黄潭舜祠》,宋之问知道虞舜“葬九疑”,至于桂林,他只说“精灵游此地”,不说舜帝来到桂林,这一点宋之问头脑是清楚的。之后,唐著名诗人桂州都督张九龄、唐中期桂州观察使李昌夔到桂林上任都临虞山谒舜庙并撰祭文。桂州观察使李昌夔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看见“祠宇堕圮,狭隘朽陋,不足以延降神灵”,所以修缮扩大,又请大文家韩云卿、大书家韩秀实、大书家李阳冰作《舜庙碑》。之后还有李渤的《论舜庙状》,韩愈的《黄陵庙碑记》,在永州当司马的柳宗元有《湘源二妃庙碑》,晚唐在桂林的李商隐有《赛舜庙文》。他们都是把虞舜当作“神灵”来祭祀。到唐末桂州观察使重修祠宇,特请当时桂林人状元赵观文撰写《桂林新修尧舜祠祭器碑》。这说明李昌夔后百年,虞舜庙又破损,又修葺一次。

  到宋代,多位官员祭奠舜帝,以此为政绩,南宋广西经略使张栻还特请在南昌的理学大师朱熹撰《舜祠记》。唐宋的《舜庙碑》、《舜祠记》现今都在虞山的摩崖上。历元明清,舜帝庙有多次修葺,祭祀不断。

虞山全景虞山全景

  桂林人建设桂林版的虞舜文化,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桂林人将虞舜南巡、二妃葬洞庭湘山都搬到了桂林,张鸣凤对此非常不满。在《桂故》中,张鸣凤认为:说虞舜死在苍梧,苍梧是很宽泛的地域,不知道死在何方;说虞舜南巡到南岳衡山,秦汉的衡山在今安徽的潛山县,秦汉都置衡山郡,传说将地方认错了;荆楚以南是三苗族地域,上古部族各自为领域,虞舜怎么会到遥远的南蛮荒芜之地还死在那里?典籍没有明确记载的不要去相信。

  传说也是可以隆重纪念的,表达对华夏文明的崇敬与民族历史的自信,只是我们不要把传说当作历史来说。舜帝来到桂林了吗?我们只能说舜帝的传说来到了桂林。桂林真实的史前,是以宝积山和甑皮岩人为代表的洞穴文化。(文 余福州)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