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 1936年4月17日,李宗仁在广州以对记者谈话的形式发表《我的主张——— 焦土抗战》一文。文章开宗明义:
目前中国所最迫切需要者,为整个民族救亡问题。为争取中华民族自由平等、保卫中华民国领土主权之完整,必须不许此不死不活之现状,继续下去,必须改变此苟因循之现状,尤必须发动整个民族解放战争,本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然后中国始有生存可能,中日问题或亦可因之获得和平希望。
文章情绪激昂,排比对偶,语句铿锵,随手可拾警彻人心的文字,如下面这一段:
抗战则存,屈服则亡。除坚决抗战而外,更不容有徘徊余地。明知战固难免牺牲,然不战之牺牲更大。不战牺牲,其结果为国亡种灭。战虽牺牲,尚可确立民族复兴之基础。
此论一出,振聋发聩,一扫“恐日症”的阴霾,在“不抵抗论”主导中国舆论的情势中,发出闪电式的强光。
1937年1月,李宗仁在《东方杂志》发表《民族复兴与焦土抗战》一文,更系统、更深入地阐发他的主张,他分析战争爆发可能出现的情势,预测战争最后的结果:
中日战争一经爆发,日本利在速战,而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日本利于主力战,而中则以游击战扰之;日本利在攻占沿海重要都市,而我则利用内陆及坚壁清野之方法以苦之。此中国在战略上较日本便于运用者三。加以中国交通不便,资源未尽开发,经济未能集中,我若军民协力,凭险抵抗,步步作战,则敌必疲于奔命,无法速结战局。战局一经延长,则日本内部及其在国际关系上之矛盾,将日益扩大,最后结果,必陷于空前惨败而为拿破仑、威廉第二之续。
此文发表于“七七事变”前半年,对照后来中国全面抗战的历史进程和战略方法,战争的发展确实如李宗仁所预测的那样步步发生,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宗仁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和预见力。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两个月之后,针对战争进程,李宗仁又发表《焦土抗战的主张与实践》一文,更详尽地提出了“全面抗战”、“攻击战”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主张。
在此之前,李宗仁是全国闻名的北伐名将、桂系首领,自提出与“不抵抗论”针锋相对的“焦土抗战论”之后,李宗仁成为感召中国的抗日战争战略家。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李宗仁率领广西子弟率先出征,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领导数十万、上百万中国军队北战南征,身体力行其“焦土抗战”战略主张,并以台儿庄战役首先击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抗日战争重要的军事家,全中国人民景仰的民族英雄。
“焦土抗战”为李宗仁首倡,这是许多人知道的事实。“焦土抗战”中包含的持久战、游击战思想,则为绝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上述引文,让我们意识到,李宗仁的“焦土抗战”思想有相当丰富而实用的内涵,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事家对国际形势、国家现状、敌我对比进行了审慎、深入、长期的思考之后结出的思想硕果。正因此,它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引用,“焦土抗战”因此成为中国全面抗战最悲壮、最励志的抗战口号。
我有时想,“焦土抗战”,真是一个悲壮决绝的号召。提出“焦土抗战”思想的人,只能是像瓦氏夫人、袁崇焕、冯子材、李宗仁这样的南蛮。这些生活在风生水起、平地拔起的中国南部边陲的人物,还保留着人类在刀耕火种时代原始的血气和蛮性,在举国沉沦之际,他们登高一呼,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去燃烧整个国家的血气,振奋整个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老大的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未曾断裂的文化。历史的悠久、文脉的绵长,既是这个民族足以自豪的传统,也是这个民族固步自封的困囿。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军事家的李宗仁,他所提出的焦土抗战,并非纯粹的军事观点,亦非暂时的战争策略,他之所以提出如此决绝的号召,实因为他看到了这个地大人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所患的沉疴,他试图用焦土抗战的理念去惊觉民族麻木不仁的神经、砥砺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
试读李宗仁这段文字:
不抵抗之结果,适足使民族意志日趋消沉;被压迫民族之恃以抵抗强暴者,不在飞机大炮,而在坚强之民族意志;日本征服中国之所最感困难者,亦厥为中国之坚强意志。但在不抵抗之环境下,民族意志之日趋消沉,实为极自然之结果。……在带甲拳头下之所谓亲善提携,更给予民族精神上以莫大损害。此种民族意志消沉之结果,一方面则为汉奸国贼之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则为民族精神之无法表现。降及今日,敌人犹以为不足,更要求所谓根绝排日思想,取缔抗战救国运动,及修改教科书等,使其诡计果售,则中华民族唯一抵抗侵略之精神上武装亦将永远解除矣。
物质上的武装固然不能解除,精神上的武装尤其不能解除。物质武装决定胜败之一时,精神武装决定胜败之长久。深层而言,李宗仁之倡导焦土抗战,并不仅仅着眼于战争,而是着眼于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黄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