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讯(记者 蒋伟华 通讯员 李辉朝 文/图)临桂县南边山乡永平村委的村民有习武的传统,不少人从小就接受武术训练,两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口手相授,让传统的武术传承下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原因,不少武术绝技已经慢慢失传,如何让百年武术得到更好传承值得人们思考。
祖辈曾有高超的武艺
10月23日,记者在临桂见到了习武多年的温松世父子,64岁的温松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走路腰板挺直,身板强健。
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做过两次大手术,现在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说起村里的武术,他娓娓道来。他说,村子最早是从河南搬到江西,最后才迁到永平村,所以祖辈就是河南人。祖辈的功夫是正宗的北少林武功,小时候他曾见到过祖辈传下来的武术秘籍,上面图文并茂地记录着武功的练习方法。只是当时自己小,看不懂。
他父亲的武术练得不错。父亲告诉他,村里出过一些武艺超群的人,族谱里记载有位武术超群的前辈叫温达敏,清末曾拿着重150斤的大刀去考武状元,但因得罪了当时的考官,虽然成绩优秀却没有入选。
“150斤的刀没有深厚的功力是不可能耍得起来的。”温松世说,父亲告诉他,温达敏看到腐败的清朝政府的真相后就再没去考武状元,但武术却没有荒废。有一次他去县城买米,卖米的人故意欺负他,说他的钱有问题,一时争执起来。对方欺他是一个人,就拿着棍子打他,温达敏便将捆衣服的布条扯下来充当武器,三下五除二就将对方的棍子缴获,对方一看又冲上几个人手持棍子打他,同样都被缴了棍子。后来数十人一起持棍对付他,结果都一样被他用布条缠住并缴获棍子。
“看到这打斗场面的人都被吓到了。”温松世说,当时有人清点过,那一场打斗,对方被温达敏独自一人缴获了34条棍子,而他自己丝毫未伤,却也没有伤害对方。一时被传为佳话。
“功力不深厚不可能做到这样。”温松世赞叹道,自己也是练武多年的,那种场面自己从来没见过,跟几十个人混战,想全身而退很难,何况还要保证既不能让自己受伤,也不能伤到别人,只是达到震慑和制服作用,确实很不容易,力道和武功的施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武德也令人敬仰。
到了民国时期,战争不断,大家顾着逃避战乱,没太多的心思练武,一些武功也就慢慢失传了。到了温松世的父辈那一代,有的人武功练得还算可以,一般的人可以应付几个人,有些基本功练得好的,倒立走一两公里没问题。
六旬汉子几场大手术后还能玩倒立和兵器
“到我这代肯定更不如上一代了。”温松世说,虽然自己的武艺没有祖辈高超,但年轻的时候对付几个普通人没问题。而几个儿子也练得不错。他记得以前大儿子开出租车,有一次跟两个人发生口角,对方看他一个人就上来打他。对方一打过来,大儿子轻松地躲了过去,同时迅速出拳回击。看到他会武术,两个人赶紧求和,双方都没有造成伤害。温松世说,他们练习武术主要还是强身健体,但如果有人故意欺负他们,也会自保。
“光说不练是没用的。”说着,他表示要练几下给记者看。
只见他把外套一脱,虽然是60多岁的老人,但手臂依然粗壮有弹性。他首先来了个倒立,走出了10多米才停下来,然后逐个地拿起各样兵器耍了起来,因为动作敏捷,兵器所到之处“呼呼”作响。最后他表演了一套拳法,也是虎虎生风。
“如果之前没生过病,比现在耍得更好。”他说,最近几年做了几场大手术,身体比以前差多了,不过练一般的套路还是没什么问题。
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武术成难题
练完后,温松世还指点儿子和一位村民进行了对练。他感慨地说,由于“破四旧”时祖传的武功秘籍已被烧掉了,当时学武的人都是关起门来偷偷地练,村民练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一些绝技也失传了。
到现在,村里练习武术的有五六十人,温松世曾是他们的总教头。自从他生病后,没太多的精力去管了,就让村里另一个中年人去组织训练。
“事实上真正练的时间也不多。”温松世遗憾地说,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出去打工忙赚钱,很少有时间在家里,一般是快过年或冬天农闲时大家才回来,这时才有时间组织他们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兵器、套路、舞狮等。
“由于训练时间不多,现在能把整套兵器全部耍一遍的人基本没有了。”温松世边说边从家里拿出10多件兵器,这些兵器大多已经锈迹斑斑,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
“这些兵器已经保存了几十年了。”他说,虽然现在会用兵器的村民不多了,不过他还是把这些兵器保存了下来,一些损毁的还会去买或让铁匠去打。毕竟祖辈流传下来的武艺丢弃太可惜了。谈到村里武术的传承,温松世担忧地说,现在喜欢练武的村民少,即使练也没有太多时间,这样一来一些招数也学得没那么完整甚至是根本没学到位。不过,他说,现在自己身体慢慢恢复了,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会在村里尽量组织大家多学一点,不让祖辈传下来的东西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