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朱钧豪/文 周公/图)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的桂林人约有三分之二并不是“土著”的本地人,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全国各地迁移到桂林来的“移民”。这一迁移的历史可上溯秦始皇征伐岭南时期,下至桂林解放至今。其间,因各种原因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迁移,从这个层面来看,可以说桂林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桂林是百家姓的汇集之地。
据《广韵》称:“古代资料统计,黄河流域有132个郡望,共有546个姓的家族。”据考桂林的百家姓,大都是从中派生而来。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令史禄开通了灵渠,使黄河、长江、珠江水系连接起来,大批华夏儿女纷纷入桂落籍。灵渠开通,秦始皇为巩固南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曾三次派人来桂戍渠:第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第二次是公元前213年。最精彩的是公元前209年至206年间,秦始皇除派数万将士入桂,还挑选1.5万名死去丈夫的中原妇女。史书云:“驻守桂林的秦尉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补衣。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1.5万名贤慧貌美之妇入桂,与戍渠壮士联姻,开创了桂林百家姓兴旺发达的先河。
以李、刘、张三姓为例。如今在灵渠畔有座李、刘、张三姓将军墓,据说便是桂林部分李、刘、张三姓的先人。临桂两江李宗仁先生故居的李姓,相传就是李将军的后人。爱国人士李宗仁曾说:“最早传说我们的先人是秦时南迁的。始皇凿河(灵渠),随史禄而来的。军中有李姓将军二人,这二人便是我们南迁的始祖。”(见《李宗仁回忆录》上册)
可以推理,同时期入桂的刘、张二将军也同样为桂林人繁衍了刘、张二姓人。如今每逢清明,兴安灵渠畔李、刘、张三族百姓大都祭祀“三将军”,或可说有三将军的传人。
据著名历史学家李炳东、俞德华考证:“灵渠附近筑有秦城数座,就是屯戍的证明。屯戍的士兵当然会就地垦种,挖掘的铁具完全可以作耕种的农具,运粮的灵渠被用作灌溉渠道是很自然的事,久而久之,戍卒就落地为民,与当地越族人民繁衍生息,共用灵渠的运输和灌溉之利,这是‘凿渠运粮’延伸的结果。”
因此,灵渠引来百家姓是有根据的。
卫青后裔落籍卫家渡
汉时汉武大帝屡屡派兵攻打匈奴,均以失败告终,后得有勇有谋的卫青为将,终于扫平了匈奴。卫青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姓氏专家陈明远、汪宗虎说:“华夏祖先姓氏来源共有32类,其中一类是‘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等国’。”从这个层面来看,如今桂林齐、鲁、宋、卫等姓,都是齐、鲁、宋、卫等国同姓人之后裔。
《辞海》和《辞源》上说:“卫,古国名,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淇县),接管殷都朝歌七族遗民,建立了卫国。到了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的王宫贵族子孙就以故国为姓,世代相传姓卫。”以此推断,卫家渡的卫姓起码理应是卫国王宫贵族的后裔。那么,从哪些史料可知,桂林卫家渡卫姓就是赫赫有名、汉朝大将卫青的后裔呢?他们是怎样流落桂林的?
汉灭秦后,公元前139年,卫青同父异母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召入宫立为夫人,后又被立为皇后,卫青因是贵戚,也随之从马升至大中大夫,从此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
公元前129年,匈奴铁骑数万南侵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汉武帝派四路铁骑兵同时迎击,其中三路皆北,唯卫青所率部直捣龙城(匈奴祭祀祖先的圣地),赢得汉武帝赏识。公元前127年,匈奴再次入侵上谷、渔阳等地,杀死汉辽西太宋,并虏去汉人2000多人。武帝再派大将军卫青迎战,同行有其外甥霍去病。此役汉军收复了黄河河套地区,击溃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秦时蒙恬所辟的河南地,置了朔方郡和九原郡,筑“丁”字形的“朔方城”,并从关中移民10多万,戍边务农。“丁”字形的朔方城,进可攻,退可守,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铜墙铁壁”。
公元四至六世纪,中国进入了长达27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战乱时期。在黄河流域,“为了逃避落后的匈奴、羯、氏、羌、鲜等五个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统治,成千上万的汉人集体南迁……其中有33姓97家人拖儿带女,永镇南方。”卫青的后裔也随之入桂。为了证实此事,笔者多次深入卫家渡,发现有5个方面酷似汉朝卫青家族。一是村庄布局酷似“朔方城”。从附近山顶俯视,房屋建筑布局呈“丁”字形。村中老者说,这儿祖祖辈辈就是这种布局,原来“丁”字的三个端点装有三个厚重铁皮包的大闸门,关下闸门,任何盗贼插翅难飞;其二,卫家渡村落,西临漓江一字排开200多米,“丁”字走向也有200多米,丈余宽的小巷,两边全是黄泥砖加片石、青砖建的平屋,房屋一家挨一家,家家户户原可互通;其三,村落临江中间原筑有一个用片石砌的两层炮楼,既可观察从漓江乘船入侵之敌,又可用猪仔炮轰四周侵犯之匪;其四,卫家渡人自古好习武,无论敌人从何处入村,都会遭到各个方向的攻击。1944年日本鬼侵占桂林,百多名日寇就被村人打得鬼哭狼嚎。人在墙头,可用绳套套马头;人伏在屋内,可用勾刀割马腿;“丁”字形三端,人人挥刀杀敌,户户各自为战,关下闸门,敌人成为瓮中之鳖;其五,从传统习俗看,卫家渡人类似古卫国的人习俗。该村最喜庆的节日是旧历二月初一(相传是卫青打败匈奴建朔方城之日)。届时,外地工作的男子,嫁出去的女子,都回村与家人团聚,其喜庆程度超过春节。
至于卫青后裔何时入籍卫家渡,据考大约距今1400多年前,是同时南迁桂林97家人的7家人。那么余下90家有哪些姓呢,据不完全统计,在“五胡十六国”时先后入桂的姓氏有:秦、马、鱼、严、陈、曹、赵、吕、包、屠、石、周、罗、唐、况、龙、王、黄、宋、裴、元、程、范、詹、鲁、方、郭、孔、邝、郝、汪、金、诸葛、司马、令狐等35姓。
韩信后裔入桂改韦姓
桂林韦姓,有一支是古代著名军事家、西汉刘邦的骁将韩信的后裔。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说:“汉朝初年,刘邦部下的大将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难到广西,为了掩人耳目,避免杀身之祸,把韩姓改为韦姓,后来韩信部下有广西人,也都改为韦姓。”中国史书如《风俗通·姓氏篇》、《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也说:“中国姓氏累计来源共有32类之多,其中主要来源有11类”,第11类说:“因避难而改姓氏,如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到广西避难而改韦姓。”
韩天贡为何逃到桂林呢?韩信由于他的军事天才,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功成名就后,因居功自傲,被贬为楚王,一年以后,被废王位,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京师。不久,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并欲将其满门抄斩。丞相萧何得知后,暗中叫蒯通把其子韩天贡送往岭南避难。当时桂林有个与吕后势不两立的南越王赵佗,他十分钦佩韩信,愿意接纳韩天贡。入桂后,为安全起见,韩天贡及其下属将韩姓改为韦姓,繁衍生息,这就是桂林一支韦姓的来历。
靖江王朱姓入桂繁衍
明至正年间,农民出身的安徽人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朱明王朝。公元1370年,为了“夹辅王室”,明太祖封了十大藩王,让他的侄孙朱守谦到桂林任靖江王。
靖江王室成员在公元1376年入驻王城时(王城尚未竣工),仅朱守谦一人为朱姓。到公元1403年二代靖江王朱赞仪复藩桂林时,已有朱姓王室成员13人(九兄弟四姊妹);至公元1446年,已繁衍朱姓25人;公元1609年,已有朱姓人3000余人。
公元1649年,明朝降将孔有德攻克王城,“擒斩伪靖江王并伪仕子、将军、中尉、阁部、总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员”并下“逢朱必杀令”,尚存朱姓人流落四方,居无定所,甚隐姓埋名。
后来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前后,国泰民安,桂林通泉巷的朱姓靖江后裔,于当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丁祭日已时前,聚集祠堂,相约到尧山靖江王陵,甘冒斧钺而祭祖,此习俗一直沿袭到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
1986年,市人民政府出巨资修复了庄简王陵,桂林靖江后裔参与复祭人数达3754人,据考,目前桂林朱姓属靖江王后裔的约6万多人(包括12县)。
陶师入桂揭秘
桂林北门乌石街窑里村,旧时是桂林主要陶瓷生产基地,有千多年的历史,那儿也繁衍出桂林陶姓的能工巧匠。
相传唐初,一位江西景德镇的陶姓工匠举家到桂林乌石街窑里村。得到当地阳姓富户资助,开创了桂林的陶瓷业。
陶师傅及后人人品极好,从唐以后,历代有上门投师者,他们都传教之。据考,历代烧窑求师者有裴、李、阳、汤、玉、郝、伍等外姓人。以上姓氏人学成出师后,分别开发了桂林窑头、六坊、西窑、东窑、龙门等村的烧窑业,甚至还在兴安严关,全州石塘,永福罗锦均以烧窑为业,还繁衍出陶、裴、李、阳、汤、玉、郝、伍8个姓氏的能工巧匠后裔。
遗憾的是到1958年的“大跃进”,瓷窑统统成为“钢窑”作炼钢之用;上等的桂林瓷土变了质;陶师及7个能工巧匠的后裔,分别进了桂钢、棉纺、乳胶等厂,或轧钢,或纺纱,桂林千年陶瓷手艺失了传。
朝廷命官、贬官入桂传姓氏
旧时,桂林属西南重要的枢纽之地,历代中央王朝都无一例外地派来许多命官、贬官,这就为桂林增加了许多姓氏。公元304年间,南朝的大文豪颜延之出任始安郡太守,其随员有不少颜姓的族人。他写了许多吟咏桂林山水的诗句,在开创桂林地方文化和山水文化之先河的同时,也为桂林带来了一支颜姓。
“灵渠引来百家姓,灵渠流淌桂林兴。”中国历代帝王都爱灵渠,爱桂林,源源不断地送来当时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管理人才外,还派来无数命官、贬官、守渠、护渠,史书记载:“汉一次、唐一次、宋六次、元一次、明二次、清十一次、民国一次共23次。”如三国时吴国将领黄盖,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治始安郡(桂林),黄盖首任始安郡太守,带来了黄姓等一批随员入桂,这乃桂林黄姓的一支源流;公元539年,隋朝吏部尚书令狐熙被隋文帝派来当桂州(桂林)总管,并带来令狐四子,这就是桂林令狐一姓的一支源流;唐朝的裴行立(公元780-820),公元817年入桂当桂管观察史,在戍守、管理桂林同时,兴建漓江訾洲亭,裴姓后裔也在此繁衍生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