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文化•板路>文化轨迹>正文

“平乐”县名的来历

来源:桂林日报2015年3月31日 14:29【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日报讯(记者 陈张 陶彩忠 石丽梅)平乐,三国建县,唐时始为昭州,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平乐最早的古县城,位于桂江的源头荔江、漓江的交汇处糖榨村,建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至唐武德八年(625年),共计300多年历史。得三江汇流之利,承桂江丰盈之水,平乐极尽了桂北南部之繁华。在舟辑交通的年代,平乐县城商贾如云,经济勃兴,城市地位也一次次升格。至唐朝武德八年县城迁往今县城之地,行政级别也由过去的“县”先后升格为“州”、“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平乐仍然是“专署”所在地。

  据平乐县志记载:平乐县古名“平乐溪”,后历经了乐州、昭州,最后又改为平乐。那么,“平乐”县名如何形成呢?追溯平乐历史沿革,秦属桂林郡,东汉元年(公元前111年),苍梧郡置荔浦、富川两县,平乐县在这两县内。吴国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据清嘉庆《大清一统志》),以平乐溪为名,南北朝时属始安郡(今湖南零陵一带)……

  在《元和志》、《三国疆域志》、《宇记》及中国地名大词典(广西平乐条)中都记载,平乐县古名“平乐溪”。

  不仅如此,从县治到府治,从县名“平乐”到府名“昭州”,二者均由江名或者江中深潭而起。

  又据《元和志》载:“乐水,源出富川上乡,越恭城县至郡城下,汇于漓水。”二水会处蓄而为潭,渊深莫测,谓之昭潭,亦名回龙潭。乐水即现在的茶江。

  至于为何“平乐”一词,众说纷纭。一说漓水与乐水相汇,故称“平乐”。茶江与漓江汇合处的“昭潭”即如今印山亭周围的深潭。“昭潭”深而“平坦”取“平”及“乐”字,将汇合之河称为平乐溪。相关人士曾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查阅到一则资料:“漓江之水入是地而平,汇乐水……”,“平乐”极有可能因此而来。

  另一说法是:平乐之名出自汉初思想家、政治家南越王赵佗之手。汉初,南越王赵佗曾二度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臣奉汉,去帝制,归附汉朝。南越王赵佗沿着湘江进入灵渠,下漓水至桂江。桂江之滨的平乐县城,地处漓江、茶江、荔江三江汇合之处,为旧时中原进入岭南的主要水上咽喉要隘,并处于中原文化与南越军事、文化交汇与交锋的敏感地带。肩负“说服南越归汉”重任的南越王赵佗深感身上责任重大,非常祈望大汉与南越人民能“和平安乐”,自己也能顺利说服南越,不负王命,遂把县城取名为“平乐”。

  不管如何,对于“平乐”一词,穷其词义,无非“平和快乐”或“和平安乐”。追求“和平安乐”、“平和快乐”既是统治者的治国需要,也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需求。这便是“平乐”之县名自东汉之后直到如今,长久不变的缘故。

  “平乐”因水而名,“平乐”因水而起。自唐以来,平乐成为桂北地区最大的水上运输港口。“东之商民连舻而至”是当时的水上运输的真实写照。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