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记者 徐平)据历史记载,公元618年恭城置县的时候不叫“恭城”,而叫“茶城”,所以恭城的母亲河不叫“恭江”,而叫“茶江”。
恭城可以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崇山峻岭之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山岭中生长着许多野山茶树。就是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才有了今天的恭城油茶。恭城油茶起源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恭城人喝油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历代县志均有描述,其中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刊的《恭城县志》就有“打油茶”的详细描述,现在恭城民间家家户户天天打油茶,并流行“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天天喝它三大碗,身子骨头硬邦邦”、“油茶泡粥,吃了舒服”等顺口溜,县以“茶”而名倒不足为怪。
关于县名“茶城”改“恭城”,恭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我且叫它“减税说”。“减税说”认为,恭城盛产茶叶,并且在古时候就非常有名了,以致于皇帝都要喝“恭城油茶”,每年都要恭城人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而且连年加重,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与包拯齐名、出生于恭城的侍御史周渭看到父老乡亲因繁重的茶税而聊生,将“茶”字稍作变化,“茶城”便成了“恭城”。这样一来,既然不是茶城,朝廷也就不认为恭城是茶叶出产地了,从而免去了恭城的茶税。
周渭奏请朝廷减免恭城百姓的赋税史书有记载,但若说是周渭将“茶城”改为“恭城”,却值得商榷。据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曰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也就是说恭城县名为“茶城”应在隋末,而周渭为北宋官员,在时间上就早了几百年。另外,“恭城油茶”是刀耕火种的恭城古瑶人的食疗“秘方”,其主要制作原料———恭城野生茶树之叶硬而有腊质,不太可能制作成朝廷官员喜好的诸如“铁观音”、“龙井”、“碧螺春”之类的茶叶,恭城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因此民间流传县名改名“减税说”,很可能是出于恭城人怀念周渭这个古代最大的官员恩惠桑梓的原因。
那到底为什么恭城的县名要由“茶城”改为“恭城”呢?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查阅史料,得出了一种新说法,即“避讳说”。古人对名讳看得很重,往往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为其他字。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避讳说”就是讲恭城地原来应叫“恭”,但出了个了不起的人也名“恭”,为了避这个人的名讳,就把“恭”地改“茶”地,置县后自然就叫“茶城”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叫萧恭,六朝梁太祖的孙子。据《梁书》记载,萧恭曾任湘州刺史,而恭城时属湘州,也就是说恭城是萧恭的管辖之地,为避其讳,将“恭”地改“茶”地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为什么后来又改为“恭城”?其实萧恭虽贵为皇族,但搞经济很有一套,所管的子民对他都很是爱戴,《梁书》中就写道:“(萧)恭至州,治果有声绩,百姓陈奏,乞于城南立碑颂德”,想是萧恭死后,梁也灭了,也就没有什么名讳可避了,恭城人为了纪念萧恭,又把“茶城”改成了“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