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字街是桂林市区中心,也是桂林市区内最早有街名记录的街道。在南宋《静江府城池图》上,今十字街的道路标识已依稀可辨,元至顺三年(1332年)刻于月牙山的《隐真岩建阁施舍题名碑》上,镌刻记录南宋末年一次捐款修庙活动,施主芳名中有“十字街李大惠”,证明至少在730年前,桂林市区内已有“十字街”街名。清代,从十字交汇口到乐群路口,称上十字街,民国改称学院街,今乐群路口北侧为清代学台衙门所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一度成为西南抗战大后方,人口激增,美、英两国在桂林设有领事馆和新闻分处。 图为1944年十字街。
- 自1933年以来,广西省城扩马路,拆老屋,11年来,十字街周边建筑物旧貌换新颜,法式骑楼取代了原有的中国传统商铺建筑。然而,从抗战初期起,日寇对桂林市区长期空袭。《桂林市志》(1995版)载,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10月至1944年8月,日机入侵桂林1218架次,投弹1710枚。图片画面上的房屋多有破损,便是日机轰炸平民区的罪证。图为20世纪40年代桂林十字街北端,今中山路十字街至乐群路段街景,当时称“学院街”。
- 解放东路东段旧称水东门街,是桂林城市发展中最早的城市中心地段。早在唐朝初年,李靖始建桂林子城开始,该路段便是广西衙署官府与漓江西岸东江门的通道,唐宋元三代沿用了七百多年,明代拆除子城,该路段成为城市商贸中心地段。今正阳路清代称王辅坪街,是桂林手工业制品的集散地,街口有关帝庙,庙中有戏台,早期桂林商会也设在这条街上。 图为1944年桂林十字街街头。
- 1935年12月5日,今解放东路与正阳路正阳街交汇处的“小十字路口”。
- 1946年,十字街扩建为“十字广场”。广场西北侧改造兴建的工人电影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桂林首批建设成就之一。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市创办了第一家电影院——明星影画院。抗日战争时期,桂林人口激增,先后开办10家电影院;50年代,市人民政府先后接收原有的群众、大光明和紫金电影院,并进行公私合营改造,分别更名为工人电影院、人民电影院和桂林电影院。工人电影院,民国时期为群众电影院,1951年3月由市文化局接管,易名人民电影院。因房屋破败,1953年交市总工会,由各基层工会集资在十字街重建,改名工人电影院。1959年夏由市文化局接管。1960年7月迁中山南路,原址改为桂剧院。距离该影院北侧三百米处,今大光明电影院也曾称人民电影院。1956年初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公私合营后,改名人民电影院,1993年恢复民国时期的大光明电影院名称。图为20世纪40年代桂林街景。
桂林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石刻、摩崖、老牌坊、古井古巷道以及那些翘檐黛瓦的古典民居和矗立在漓江两岸的吊脚楼,恰似一颗颗明珠,撒落于桂林这座古城的各个角落。桂林是个小城,街巷不多,道路不宽,但却处处散发出一种厚重的文化气息:青石板铺就的官道,鹅卵石砌就的小巷,滴滴答答敲打出每一个时代散淡、悠闲、自在并且散发着一种贵族气息的足音;郊区牌坊下古商道赶圩而来的农妇、满载着百货云集于漓江码头的各路商家、为实现“学而优则仕”“达而兼济天下”梦想的莘莘学子——兴旺了桂林街巷的气血。
桂林老街,千百年来,一直散发着历史文化重浊的咸味。
100年前,桂林的城垣尚还完好,北起观音阁的北门,南至南门桥的南门和文昌桥的文昌门,东有东镇门、伏波门、行春门、东江门、定桂门,西城有西清门、宝贤门、丽泽门、西门,门门通街衢,门与门之间,都有完好的城墙相互链接、护卫着这座“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省府重衙。及至上个世纪30年代,新桂系倡导新生活运动,建设广西模范省,于是桂林的城垣和老街瞬间“旧貌变新颜”:原来的白墙黛瓦和吊脚楼被洋房洋楼、教堂取代,原来的青石板路以及一些街道牌坊也被沥青路挤兑,此一大变革,桂林变了摸样。
1945年,日军围攻桂林,顿时硝烟四起、弹痕遍地,桂林老街再一次惨遭荼毒。
抗战胜利后,桂林重建了新街区,以十字街为中心辐射出去的骑楼街道使桂林重又获得了新生。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老照片,透视出桂林近百年来街道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