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杨力叶)
“月亮巴巴,踩着瓦渣,一跤跌倒,赖我打他。我没打着他,回去告诉妈妈。妈妈没在屋,躲在门背哭……”
这首熟悉的桂林童谣,不要说是在桂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就是在桂林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外来人也基本听说过。如果说,一个地方的文化是由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总的精神面貌的话,那么,桂林的传统童谣正是体现桂林文化的表现之一。千百年来,桂林童谣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桂林人成长,既是桂林人孩提时期的文化初乳,又是桂林人终生美好的记忆,深深地根植在桂林人的生活中。但如今身处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桂林童谣仿佛日渐消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偶尔会想起,已找不回当年的感觉。
桂林童谣曾是桂林人的学前教育
要说对桂林童谣最有发言权的人,恐怕要数今年81岁的徐承翰老先生了。徐承翰本是湖南湘潭人,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随家人来到桂林,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后来他又从事与音乐相关的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所以对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桂林童谣非常感兴趣,工作之余就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收集与整理。近年来,徐承翰将自己收集整理的81首桂林童谣放在了《“月亮巴巴”桂林传统童谣歌曲选集》一书中,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本桂林童谣专著,凝聚了徐老对桂林本土文化的热爱。
凭着口耳相传而流传至今的桂林童谣,与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起源可考。在徐承翰的《月亮巴巴》一书中,将原生态的桂林童谣分为襁褓篇、游戏篇、开智篇、谜子篇、自然篇、道德篇六大类。这些童谣完全以地道的桂林方言进行念唱,几乎每首童谣都可当游戏玩起来。在孩童时期接触这些童谣,既能得到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加强儿童适应社会和学会人际交往的本领,又可在游戏中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这是桂林童谣之所以曾是桂林儿童学前教育的原因所在。
如今有一定年纪的桂林人,看到或者听到这些桂林童谣,一定会想起当年在房前屋后,大树下、空地上做游戏唱童谣的情景,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一童年美好的记忆总抹不掉。
如今孩子们对桂林童谣兴趣淡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曾经响遍桂林大街小巷的桂林童谣,如今还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吗?它们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记者走访了一些幼儿园和学校。
在临桂和市区都开办有幼儿园的谢丹老师,听到“桂林童谣”时还以为是一本教材,当听明来意后她说如今孩子们知道桂林童谣的很少了,即使知道也只是在家听长辈们说起过,因为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实行普通话教育。
另外,现在有的幼儿园老师并不是桂林人,对桂林童谣不熟悉,这也是桂林童谣在幼儿园没有得到教授的一个原因。叠彩区帝景华庭幼儿园的董慧老师说,她自己是桂林人,所以在平时也会把自己知道的桂林童谣教给孩子们,但幼儿园并没有专门的课程用来上桂林童谣。
榕湖小学的曾劲老师注意到桂林童谣具有良好的节奏和韵律,曾尝试把桂林童谣引进音乐课堂,用来辅助一年级的节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乐感,其《破莲子》音乐课获得过广西音乐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在一些表演竞赛活动中,曾劲也有意识地用《破莲子》等桂林童谣来进行创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民主小学的毛永芳老师介绍说,民主小学在徐承翰的帮助下成立了“清音童谣合唱团”,合唱团既演唱桂林童谣,同时也会演唱中国和世界的童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该校还印制了桂林童谣的册子,供老师用于教学,在体育课中老师也会安排桂林童谣游戏,丰富学生们的体育内容。
从走访中,记者发现桂林童谣在很多桂林孩子当中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问及他们对桂林童谣的印象时,往往兴趣不大,原因是“太旧”,“没有意思”等等。这样的回答并不意外,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许燕分析认为,几十年来,人们的生活环境、节奏、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历史上学习传承童谣的自然和生活条件几乎不复存在了,比如当年做游戏的门前屋后的空坪、墙角、树阴,现在往往都被高楼大厦、车库、小店所取代,活动空间变小了、变没了;变形金刚、电子游戏、电脑、电视机等丰富多彩的现代玩具顶替了当年简单、原始的铁环、玻珠、小铜钱等。另外,快节奏的学习与工作氛围,使中老年人失去了给下一代传授童谣的时间与心绪。
记者观察发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们说桂林话的越来越少,说普通话的越来越多,所以孩子们不能理解以桂林话为基础的桂林童谣,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也是在所难免。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桂林童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没有吸引力,所以现在桂林童谣更多地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存在于校园当中,至于曾经大街小巷都响起桂林童谣的情景,恐怕是回不去了。
振兴桂林童谣需全社会重视
现在桂林童谣面临的局面是尴尬的,名为童谣,知道的反而都是上了年纪的桂林人,而最应该知道的桂林儿童却日益失去对桂林童谣的兴趣,如此长期下去,桂林童谣就会变成历史,存于影音资料和书本中。热爱桂林文化的人纷纷呼吁要保护和传承桂林童谣。
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紧迫性,2007年底,桂林市人民政府公示了80项“第一批桂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一项就是“民间口头传统童谣”。作为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徐承翰做了很多工作,将30首桂林童谣谱成64首童谣歌曲,分为“低幼版”和“少儿版”各30首,还有4首童声合唱;编写了30篇童谣故事,帮助人们加深对童谣的理解;完成了20集桂林传统童谣歌曲电视连续剧《“桂林童谣王”连连的故事》的创意……
但是对于普及桂林童谣这样社会性的重任来说,光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究竟有什么办法值得借鉴呢?许燕的学生莫丽在关于桂林童谣的硕士毕业论文里,介绍了国外对童谣的继承与培养的教育方法: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特意组织孩子们学唱古老童谣,请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东京、大阪等大都市的小学还举办“学唱童谣”比赛,提高幼儿对童谣的热爱之情。英国把童谣看成一门正式的学问,编成启蒙教材,由保姆和幼儿园教师做系统的介绍。对英国的孩子们来说,五岁以前是属于童谣的时代,英国的儿童教育是在童谣的引导及推动下才有成效的。
可见要让整个社会都形成重视桂林童谣的风气是很重要的,在这种风气带动之下,让孩子们重新喜爱桂林童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许燕建议成立桂林童谣保护的专门性机构比如桂林童谣馆,对现有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陈列;及时开展桂林童谣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进一步扩大和保护桂林童谣传承人的队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桂林童谣数据库,建立桂林童谣网站。“桂林童谣还可以借助新的载体如电视、课本、书籍、报刊、唱碟等方式,回到人们当中,让孩子们广为传唱,这也是一个办法。”许燕说。
部分桂林童谣:
《摇到外婆桥》
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来饼一包。你要吃,就动手,还有果儿还有糕。(流传在市区)
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外婆桥。鸡仔啄白米,鸭仔吃浮薸。大人吃了去做工,小人吃了又来摇。(流传在郊区)
《排排坐》
排排坐,请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个芋头饱。姑娘来得晏(àn),吃碗芋头饭。姑娘来得迟,吃块芋头皮。
《破莲子》
破莲子,破莲花,莲子莲花在哪家?家家都有籽,籽籽不开花。热糍粑,冷粽子,咬一口,叫喳喳。
《摇妹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妹过东桥。摇妹大,摇妹高,摇妹讨柴烧。今天讨一把,明天讨一挑。讨给外公外婆烧。
《扯谎歌》
一个雀儿毛又多,听我唱个扯谎歌:昨天看见牛下蛋,今天看见马絮窝。七条鲤鱼街上走,八只兔子过黄河。黄河有蔸芭蕉树,芭蕉树上有个喜鹊窝。喜鹊窝里有田螺,一个田螺三斤多。剥了皮来九斤半,切成片,炒下锅,拿起簸箕把汤喝。
《鸡毛乖乖》:
鸡毛鸡毛乖乖,鸭毛鸭毛乖乖。叫你东歪就东歪,叫你西歪就西歪,叫你磕头就磕头,叫你闪背就闪背,叫你跑马就跑马,叫你上天就上天。飞呀,飞呀,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