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讯(记者 李福德)当《中国命运大决战——辽沈战役纪实》一书完稿,先后分别送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宣部审核通过,并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作为作者,当时已经85岁高龄的李玉生如释重负。他说:“这真是一件令人欣慰、又感慨万千的事。说它是实现了一个期盼许久的大愿望,也是不过分的。”是的,自1989年离职休养以后,至2014年,这已经是他25年来写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了。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高龄创作的激情和韧劲?
李玉生1929年12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1945年1月参加山东胶东八路军,并在同年8月随部队挺进东北。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进军、解放两广等作战。战争年代累立三大功两小功。入伍后历任记者、编辑、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委等职。1976年转业地方,历任广西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秘书长,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李玉生常说:“我有今天,是党教育培养出来的。我有幸福的晚年,都是党给的。党给予我太多,我为党贡献太少。我总在想,自己还能为党做点什么。”
虽然他的住地离单位几条街道,但是,广西日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的开会、学习等各种活动,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都积极参加,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广西的发展变化,关心老同事的生活情况。
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时,别人提醒他可以向单位求助,他总是说:“小问题,自己想想办法就是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忙,工作压力很大,就不打扰、麻烦单位了。”重要节日领导来慰问时,他总是十分客气,在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里,始终荡漾着他阵阵爽朗的笑声。每当慰问结束时,他都执意送到楼下,并一再表示感谢。使比他年轻得多的领导和同事很受感动。
他关注时事政治,注重学习,能够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正确看待党内风气,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他不顾年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作激情,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采风,走南闯北,广泛搜集资料。离职休养至今,用手写的原始办法,他先后写作完成了《沧海横流——“新开岭战役”》《痛歼桂系精锐之战——衡宝战役纪实》《扭转东北战局之战——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纪实》,共100多万字,分别由长征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由于李玉生的听力明显下降,往往靠助听器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要打电话搜集、核实材料等等诸多事情,都得依靠妻子帮助完成。所以,妻子不但是他生活上的好伴侣,同时也是他写作上的好助手。
前三部书写作完成后,李玉生已年近80岁,本来打算挂锄赋闲,却总放不下一件心事:他一直想写辽沈战役纪实,但是曾经几度犹豫。因为辽沈战役规模宏大、内容浩瀚、头绪繁多、枝蔓纷呈,写作难度很大。毕竟岁月不饶人,就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得到了解放军报前总编辑杨子才和其他老同志的鼓励。杨子才在给李玉生的来信中说,李玉生已经写了《扭转东北战局之战——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纪实》(即东北解放战争中扭转东北战局的上篇),而下篇(辽沈决战)也应由李玉生来完成。杨子才列举出一串理由:“上下篇完成,才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使人们对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你乃参战者,有此经历,比年轻人胜任,而老兵中能干此事者,全国也难找比你更适合之人;辽沈决战,是解放全东北和解放全中国最过硬、最受世人瞩目的一仗,此书写好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史料大多已经披露,较好搜集;你已有了前三本书的经验,有能力克服遇到的新困难,把此书写好。”杨子才的这些话,将李玉生的写作期望又点燃了起来。
“四野老战士”的责任感使然,李玉生不想虚度这宝贵的5年时光,又开始了《中国命运大决战——辽沈战役纪实》一书的著述。期间,李玉生在刘振华上将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和纪念林、牤牛屯“东野锦州前线指挥部”、塔山阻击战故战场和纪念塔以及驻锦州部队战史馆等地,获赠了一批重要资料,又和当地几位军旅作者深入交流,“不做无米之炊”的愿望得以实现。
李玉生这部66万余字的《中国命运大决战——辽沈战役纪实》完稿后,先后送到了总政、中宣部审核通过,并得到充分肯定。
由于《中国命运大决战——辽沈战役纪实》资料翔实,内容形象生动,是一部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令人身临其境,读后很受启迪,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普遍欢迎。李玉生除了给许多老战友、老同事及其他熟人朋友赠送之外,更多的是,不少部队和地方的单位主动联系购买,有的单位一次就购买上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