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热点头条>正文

柳州螺蛳粉“触电”很成功 桂林米粉应该怎么办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7月4日 09:27【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晚报讯(记者 沈青)“远在北京的习总怀念桂林的米粉了,可上淘宝去挑选了半天,正宗货少之又少。”这或许可以当成一句玩笑,可也是桂林米粉业内目前绕不开的现实纠结。

  6月底,柳州媒体称,当地已经有1500家电商在网上销售柳州螺蛳粉,其产品已经成为广西最热销的电商零售商品。

  反观桂林米粉,虽然早已名声在外,但“走出去”的步伐多年来却迟滞不前,现如今,连最热门的“触电”也被螺蛳粉成功占了先手,桂林米粉这块城市的“金字招牌”,啥时候能给桂林带来期望中的“真金”?

  桂林米粉好吃“带不走”

  龙隐桥头一家老字号米粉店的营业员老杨不止一次听到外地顾客的抱怨,“你这米粉是好吃,就是带不走。”老杨不以为然,这家可能是桂林生意最好的米粉店不愁卖,早晨和中午桂林人爆满,下午就打烊。

  像这家老店一样,桂林米粉一直都以本地民众为消费主体。但并非所有的米粉店生意都这么好,不少人已经感觉到了危机。

  信义路尾上的一家米粉店,不到一年时间已经三易其主,现在的老板才盘下来不到两个月,就有了转手的想法。“早上一阵卖得还可以,中午、下午吃快餐的人多,吃米粉的少,而且米粉利润很低。”

  他算了一笔账,一碗二两米粉售价4元,成本包括鲜粉0.5元,牛肉1.5元左右,猪肉和锅烧的成本低一些,此外还有卤水、葱花、辣椒、油、酸、汤的成本,以及房租水电人工,每碗米粉的利润在0.8元到1元钱之间。

  桂林米粉在业内有一个共识,桂林米粉虽然销量极大,但利润却并不高。目前市内的市场基本饱和,桂林米粉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只能想办法走出去。

在桂林一家超市售卖的即食型袋装米粉在桂林一家超市售卖的即食型袋装米粉

  近两年来,桂林米粉在外地开分店的步伐明显加快,比如桂林人集团的米粉连锁店已经有50多家店面,分布在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北京、沈阳等地,老东江的米粉店已经开到了大连,等等。

  但是,不少在外地的桂林人都感觉,其他城市众多打着“桂林米粉”旗号的米粉店既不是桂林人所开,卖的也不是漓江边的那个味道。

  “北京现在有大大小小的桂林米粉店数百家。但是在北京的桂林人还是感觉没办法吃到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北京广西商会常务理事张高山对此感触很深。

  此外,要到外地开米粉店,除了要考虑技术、水质和当地人的口味等原因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桂林投资一家面积在60到80平方米的米粉店,所有的费用可能需要20到30万元,去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开同等面积的店面没有100万元开不下来。

  虽然那里的高售价带来的利润会比桂林本地的米粉店高得多,但中小型米粉店不会冒险迈出这一步。

  那么,把正宗的桂林米粉“打包”卖出去,就成为了一条走出去的“捷径”。

  “打包”销售之路不顺畅

  实际上,桂林米粉产品的外销之路走得很早,却难言轻松。

  2008年,桂林耐思米粉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即食型的袋装桂林米粉,耐思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粉用的是鲜粉,保质期一周,有卤水、豆子、牛肉等桂林米粉标配。”

  耐思的产品参加2009年广西-东盟博览会时大受欢迎,很多东南亚客商都要求订货,但当时食品出口手续相当严格繁琐,这些“打包好”的桂林米粉最终错过了走出国门的机会。

  在本地市场打拼了一段时间后,耐思的产品最终在2013年停售。

  在那不久后,桂林米粉巨头之一的崇善米粉开始投入即食型的袋装桂林米粉生产。

  崇善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小红说,目前这种即食型桂林米粉大部分还是在桂林市场的超市、土特产店等销售,小部分在电商销售,总销量能达到一个月20万包。

  但梁小红说,和崇善在桂林的28家米粉店相比,这样的销量并不大,“我们最大的一家米粉店一天就可以卖5万碗。”此外,只在本地市场销售的策略受“旅游潮汐”的影响很大。“旺季,游客多就买得多,旅游淡季,销售回落很大。”

  而在销售另一条重要的途径—— 电商平台上,桂林米粉多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桂林米粉”,产品虽有5214件,但多数是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生产的干米粉,它们大都以桂林米粉为噱头。

  真正能买到有卤水、牛肉、配料、鲜粉的桂林米粉,在淘宝上不到10家。一家名为“天下桂林”的网店老板告诉记者,店里售卖的崇善米粉月销售2000碗(包)左右。按此估算,桂林通过“淘宝”每月售出的桂林米粉不到2万碗。

  就在今年,广西的另一个米粉名片—— 柳州螺蛳粉大举杀入了电商市场。

  6月底,《柳州晚报》发布消息,当地已经有1500家电商在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即食型柳州螺蛳粉,每天有2万多包袋装螺蛳粉通过网店从柳州发往全国各地,最多的一家月售达到3万包,这比桂林所有销售桂林米粉的电商一个月的销售额还高。

  螺蛳粉火爆有何高明处?

  桂林米粉长时间没能打开的市场,柳州螺蛳粉却借助电商卖得这么火,到底有什么地方高明呢?

  记者拆开一袋网上买来的柳州螺蛳粉,里面有干粉、油包、酸笋花生和油炸腐竹等,泡出来和街头的螺蛳粉无异。

  桂林耐思米粉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廖中立说,其实螺蛳粉通过真空保存很简单,保质期也相对较长,成本并不高。

  但如果是即食型的桂林米粉,必须要保证用鲜粉而不是柳州螺蛳粉的干粉,才能保证原汁原味。

  那么从米粉厂出来的米粉如何长时间保鲜,到客户家中一冒就能吃呢?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大难题。其实,桂林米粉在业内早已突破了这一技术,廖中立正是研究者之一。

  “现在我们生产的米粉通过保鲜包装技术后,保质期可以达到1个月。”除了耐思,崇善的袋装米粉保质期也可以达到数个月。

  所以从技术上来说,袋装桂林米粉完全可以和柳州螺蛳粉一样,实现长时间运输和保存。

  既然保鲜技术没问题,那是不是袋装米粉口味不像街头的桂林米粉那么好呢?

  “我们用自己的卤水、牛肉,这些都和实体店是一样的,所以‘打包好’的米粉基本可以做到和桂林大街小巷的米粉一个味道。”崇善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小红说。

  再比比袋装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的销售价格。崇善的袋装桂林米粉在超市的销售价格8.5元,在淘宝上的售价7元左右。而一袋螺蛳粉售价在10元到15元不等,比桂林米粉高出一大截。

  事实上,无论是从保鲜技术、口感、价格等方面,即食型的桂林米粉与柳州螺蛳粉相比都不落下风。

  那为何柳州螺蛳粉在短短时间内崛起,一跃成为了广西最热的电商零售商品呢?

  梁小红说,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一样,多年蛰伏本地市场,但在柳州螺蛳粉登上《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当地的螺蛳粉产业开始瞄准外地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从2014年开始,螺蛳粉企业、当地民众纷纷加入进来,借助电商和微商的潮流,将柳州螺蛳粉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桂林工作的柳州妹梁玉记得,今年上半年,她微信朋友圈里一半的柳州朋友都在转发一条信息,代售“礼盒装”的柳州螺蛳粉。“看到这个,我毫不犹豫地转发了,一个是自己和朋友们都想吃,一个是为家乡做宣传。”

  至今,梁玉和朋友很多都还在网购柳州螺蛳粉,据说,螺蛳粉最远的卖到了台湾。

  桂林米粉能挣多少钱

  柳州螺蛳粉的火爆,让桂林米粉行业又“着急”了。米粉背后广阔的市场前景,更是桂林米粉不愿放弃的。

  桂林市米粉店有2000多家,知名度高的桂林米粉品牌连锁企业10余家,共有连锁店100余家。2014年,桂林市吃米粉达到4亿人次,桂林米粉产业年销售总额近25亿元,其中,米粉店销售额15亿元以上,原材料和配料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但这些效益基本都是本地人消费带来的。

  如果能顺利打开外销之路,桂林米粉产业的经济效益又会有多少增长呢?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统计,桂林2014年旅游人数3780万人,如果每人带走一袋8.5元的袋装米粉,销售额就将达到3.2亿元。

  而在电商市场,如果桂林米粉达到目前柳州螺蛳粉的规模,一个月销售超过60万包,按照7元一包的销售价格,一年销售额将超过5000万元。加上外地的实体店市场,效益更无法估量。

  也许有人担忧,桂林米粉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能够创造这么大的产值呢?

  今年4月,来自广州的一则消息颇为引人关注。品云观景餐厅,这里曾经是已经落马的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多次出入的高档会所,被中纪委和央视点名批评后,该餐厅一度停业,并在今年2月初提前结束合同,低调结业。今年3月份,当地一家米粉店以每年100万元租金的高价拿下了该经营点的五年承租权,经营桂林米粉等大众化中餐。

  重新开业之后,一碗普通的桂林米粉在这里卖到了26元,但食客仍然络绎不绝。

  不仅是在广州,在中国的多数大城市,桂林米粉的招牌随处可见,但要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却并不容易。

  而很多在外地的桂林人,他们想到市场上买到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几乎不可能。

  在四川成都工作的桂林人王鑫刚刚当爹,为不让孩子舟车劳顿,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桂林。“我几乎找遍了成都,超市的货架里除了各种面、云南米线,就是买不到桂林米粉。”后来,家人从桂林买了几包袋装米粉给他寄了过去,这才让他解了馋。

  崇善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小红说,从他们到多个城市考察的情况看,桂林米粉特别是袋装米粉大有可为。

  但目前,桂林全市米粉店有2000多家,大小米粉厂几十家,但推出即食型袋装米粉的仅崇善一家。

  记者了解到,耐思的袋装米粉将在今年恢复销售,另一家米粉企业也推出了同类产品,7月就可以上市。这三家企业,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外,主要着眼于外地和电商市场。

  崇善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小红说,我们正在整合目前销售崇善米粉的电商,为他们统一宣传、统一价格,“抱团出击”。同时,他们计划将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商场上架,重点着眼外地市场。

  桂林耐思米粉有限公司也在摩拳擦掌,公司负责人廖中立说,很多外地经销商与他联系,表达了销售袋装桂林米粉的意愿,复产后订货量每天能达到3万包,远期目标是30万包。

  我们不能再“慢半拍”

  桂林米粉是桂林特色餐饮品牌的代表,但近年来的发展却总“慢人一拍”。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23日,广西天等县政府领导和北京天等商会在北京宣布,将把在北京的500家桂林米粉店整合上市。这些桂林米粉的经营者大多不是桂林人,而是天等人。消息传来,桂林米粉业十分震动,两千多年积累下来的金字招牌竟然成了别人的摇钱树。

  如今,柳州螺蛳粉又抢到了桂林米粉的前面,在电商市场占据了一块阵地。

  崇善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梁小红说,柳州螺蛳粉的成功,是对桂林米粉行业一次很好的刺激,让米粉行业的从业者再一次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也看到了背后巨大的市场机遇。

  暂时落后柳州螺蛳粉并不可怕,学习其经验,奋起直追也还不晚。

  商机让桂林的米粉企业踌躇满志,但他们都提到,桂林米粉走出去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更多力量的支持。

  “比如柳州为发展袋装螺蛳粉,政府为企业免房租,并且给予资金支持,一下培育了十几家生产袋装螺蛳粉的企业。”耐思米粉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廖中立说,同时,政府、当地媒体为柳州螺蛳粉宣传造势,利用遍布全国各地的柳州人推广宣传,扩大市场影响。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桂林米粉产业快速发展,既要做强做大本地市场,又要鼓励“走出去”,发展包装米粉正是其中一项,桂林计划设立促进桂林米粉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米粉产业。

  同时,桂林已制定《桂林米粉产业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提升计划(2015-2017年)》,引导桂林米粉“练好内功”,最终实现走出去的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把桂林米粉打造成“百亿元产业”。

  不久的将来,来桂林旅游的游客或许都会带着一包桂林米粉回到家乡慢慢品尝,在外地的桂林游子也能在家门口买到一包正宗的桂林米粉一解乡愁,这样桂林米粉才会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另一张亮眼名片。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