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热点头条>正文

大户人家“白富美” 安居小村活百年(图)

来源:桂林晚报2015年6月9日 15:21【评论0条】字号:T|T

  ◆姓名:王正桂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5年8月13日

  ◆身高:1.53米

  ◆血压:高压201,低压81

  ◆心率:86次/分

  ◆既往病史:基本无病(家属自述)

  ◆长寿之道:历磨难坚强面对,对人生知足常乐。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09/U12536P1402DT20150609151542.jpg王正桂老人现在依然很喜欢看书,床头桌前经常放着历史传记等她最爱读的书籍。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09/U12536P1402DT20150609151546.jpg逢年过节王正桂老人都会拿起笔,给远方的亲人写信,表达祝福。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09/U12536P1402DT20150609151549.jpg大户人家“白富美” 安居小村活百年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09/U12536P1402DT20150609151557.jpg王正桂老人在家里帮家人择菜。
 

  在临桂区五通镇长寿村里,定居着年近百岁的老人王正桂。今年8月,她将满100岁了,照当地人的说法,老人早已吃上“百岁饭”了。可当我们见到王正桂时,很难将她与一位百岁乡村老人联系起来——— 她面容清秀,看得出年轻时是一位美女;她谈吐不俗,举止得体,酷爱看书;她思维清晰,几十年前的往事,依然能娓娓道来,还不时从口中蹦出来成语、古文。

  王正桂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祖父是位思想进步的前清举人。年轻时代,王正桂可说是位标准的“白富美”。因为家庭变故、战火洗礼,老人半生漂泊,受尽磨难,后随丈夫定居桂林临桂乡村。

  如今,年近百岁的王正桂早已看透沧桑,知足常乐的她每天都过得“很有滋味”,时间的流逝在她身边似乎也变得缓慢起来……

  小村里有位爱读书的老人

  临桂五通镇长寿村,距临桂县城10多公里,是一个有200多户居民的村子。目前,村里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有30多位,明显高于周边村庄,村名也因此而来。

  长寿村南北两面都有河流经过,气候温和、多雨,村里田地纵横、树林茂密,是块气候宜人、适合耕种的好地方。王正桂早年随丈夫回村定居,至今已有60多年。

  记者初到长寿村时,正逢雨天,整个村子几乎全笼罩在细雨、薄雾里。通往王正桂老人的住处的小路,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据说是村里的一条古道,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王正桂老人住在一栋土砖砌成的老宅,大门朝南。老人的卧室是用木板围成的一间小屋,只有五六平米,放下木床后就仅能容一人进出,老人平时头朝东就寝。小屋里面没有窗子,大白天也是漆黑一片,但木板隔墙有缝隙,房里常有微风拂过。

  记者到访时,99岁的王正桂老人正坐在大厅的木质沙发上看书。见有人来访,她缓慢地摘下了眼镜,微笑着向记者一行人挥了挥手,一边招呼身边的儿媳给客人端凳子。她用略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随便坐吧!”

  记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老人就笑了笑,又改用“桂林话”再次打招呼。可没料到,这生疏的方言刚说出口,老人就被自己逗乐了,连连说:“桂林话蛮难,学不好,只能听……”之后就用手势示意记者坐下。

  初次见面,老人温和、风趣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老人个子不高,精神矍铄,皮肤白皙光泽,几乎没有老年斑,双眼也是炯炯有神。老人的听力特别好,用正常音量沟通无碍。

  谈话时,王正桂的条理十分清晰,常说成语,还不时地说出几句古文。据家人说,老人家平时喜静、不喜动,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对一些历史、传记类的书很着迷,常有外地游客专程送书给她看。目前,老人的藏书已经有近百本了,都被她整整齐齐地放在卧室里。

  另外,老人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读到书里的精彩内容,老人还会随时摘抄下来。

  曾是大户人家“白富美”

  村里人说,像王正桂这样能写字、认字的老人,村里只有她一个。她酷爱读书的习惯,也和普通的农家老人区别不小。这一切,都和老人过往的生活经历有关。

  “我家原本是河南省内江县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当时,家里总共有数十人,光是我父亲就有九兄弟……”在老人家里,王正桂老人与记者慢慢地聊起了往事。

  王正桂说,小时候,她家中生活富足,起居都有人照顾。祖父是清朝举人,对子孙们教育十分看重,思想也比较进步。“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祖父嗤之以鼻。他推崇男女平等,因此家里的女性也都有了读书的机会。”

  可树大招风,清末军阀混战,王正桂家成了当地土匪、军阀们的盘剥对象。“在我小时候,有4个哥哥被土匪绑票,有两个被撕票。一些土匪想笼络我家,被拒后恼羞成怒竟下手杀了我的伯父。”老人回忆说。

  无奈之下,王正桂一家人逃亡到南阳,她也在南阳北仓女中就读,毕业后,又到了开封女子师范读书,可只读了一年,就因为时局动乱没法读下去了。

  此时,王正桂的家族,已经分崩离析。王正桂也只能自己谋生,到了阳城小学当老师,负责教数学和音乐。“我爱读书的习惯,就是这个时候养成的。”老人说,当时时局动荡,我只有靠读书才能平静下来。

  在南阳教书期间,王正桂结识了自己的丈夫。

  王正桂的丈夫是临桂人,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婚后不久,内战爆发,国内局势动荡,王正桂夫妻俩先后跑到洛阳、四川避难。其间,王正桂丈夫给人跑运输,她自己则给有钱人家当家教。

  为生活抛下娇气掏牛粪

  1951年前后,王正桂跟着丈夫回到家乡——— 临桂五通镇,夫妻俩本想着过平静日子,可不幸却再次降临。王正桂的丈夫在土改时被划为地主,病逝于狱中,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家中年老的母亲。

  王正桂从小娇生惯养,后来出来谋生也是吃食堂,自己连饭都不会做。面临丈夫离世后留下的重担和打击,她当时差点就不想活了。“当时,我就想我如果一死了之,剩下年幼的孩子、年老的母亲都没人照顾。所以,我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地活下去。”王正桂说。

  为了养活一家人,王正桂完全抛弃了过往“白富美”的娇气。

  她说,当时村里是靠工分分粮食,而帮队里清扫猪牛粪,是最苦最脏的活,但能得的工分也最高。为了多得工分,这些脏活累活王正桂总是抢着做。一年下来,她一个人能做4000多工分,比很多男人都多。

  此外,她每天早上6点钟就得起床,煮猪潲、煮饭、喂猪、洗衣服。天气好的时候,还要去菜园里扯扯草、做农活,照顾一家人生活。

  回忆起生活的剧变,王正桂会不时流露出悲伤的神情,眼眶也有些泛红。

  但王正桂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知足常乐”。她说:“我曾是富家大小姐,家境十分富裕。但那时,我每天都提心吊胆,到处颠沛流离。之后,我成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每天为家庭生活操心,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每天都很安心。生活的好坏不是完全靠金钱来衡量的,‘知足’才能‘常乐’。”

  80多岁时曾回河南省亲

  也许正是这样一份“知足常乐”的心境,让王正桂有了一个好身体、好心态。据王正桂家人说,她到五通镇长寿村已经64年了,但从来没有跟人吵过一次架。老人基本上也从不生病,即使偶遇伤风感冒,只要喝些水、休息一下也就好了。

  但一家人都知道,老人早前心里一直存着一份遗憾,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与河南的家人再团聚。巧合的是,正是在本报的帮助下,2002年,老人的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而这次寻亲的经历,也让王正桂老人感动至今。

  2002年8月,本报用一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王正桂老人的传奇故事,随后,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老人想与河南亲戚团聚的愿望,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桂林、河南两地的媒体的共同努力下,王正桂时隔50多年再次回到河南家乡,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亲人。

  王正桂现在仍记得当年的情景,她略显激动地说:“吃到了几十年都尝不到的家乡玉米汤、油馍和长寿面,看到了我的学校和老学生,还给老母上了坟,样样心愿都了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至今,王正桂仍不时通过电话、书信与家乡亲戚们联系。而据老人说,早前一家人团聚时,她的河南老家的弟弟和妹妹都健在,都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而且都是子孙满堂。“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记者采访时的情形,多亏了他们,一家人才有团聚的机会。”王正桂说。

  再活几十年也不嫌烦

  现在,老人已在临桂生活60多年,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王正桂的家人说,老人过去是不吃辣的,但因为临桂人做菜都加点辣椒,老人家到别人家做客时,慢慢地也能吃一点辣了。王正桂过去最爱吃玉米粥、麦片,但这些东西在南方比较少,她就拿南方的芝麻糊代替。比起大米来,老人家更喜欢吃面,但家里其他人都吃米饭,她也就跟着吃了。

  家人说:“老人家从来不挑食,吃饭、作息都很有规律,偏爱吃杂粮,吃的东西有些‘南北搭配’。”此外,记者还发现,老人家里种着鱼腥草、薄荷等。据家人说老人偶尔会摘来嚼着吃,而这也是她在临桂生活后才养成的习惯。老人平时都喝烧开了的地下水,PH值接近7,略微偏碱性。

  闲暇时间,除了看书外,王正桂还很“接地气”地学会了打字牌。据村里几位王正桂的“牌友”说,打牌时老人思路十分清晰,连老花镜都不用带,越打越精神,几乎没有输过,是村里的“牌神”。

  现在老人已经不用做农活了,但她还会自己洗衣、沐浴,坚持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王正桂常说一句话:“我现在活得挺有滋味,再活几十年我也不嫌烦呢……”

  桂林晚报记者陆鑫/文 李凯/摄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