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龚文颖 王春楠)从孩子呱呱坠地,父母长辈的爱便一直伴随他们。怕他们饿着,怕他们冻着,怕他们受伤,怕他们无聊……然而,一些看似对孩子有利的爱,可能是过分溺爱、过度保护或者过度束缚,对孩子不利。长辈怎么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记者在采访中整理了几类案例,并请教育专家提供科学育儿建议
父母切忌唱“红白脸”
实例:在对8岁的孩子教育问题上,南宁市民赵先生和妻子通常会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即一个是采用打、骂、训的态度和方式,唱“白脸”;另一个则用哄、逗、护的方式唱“红脸”。他们认为,之所以故意这样做,是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有人疼、又有人教的环境。但随着时间增长,孩子和唱“红脸”的妈妈越来越亲密,对唱“白脸”的爸爸则越发叛逆,这让赵先生有些头痛。
专家支招: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梁洪坤认为,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唱红白脸”的苦心,他们只会认为是父母二人观念不一致,这往往会给孩子一种“不明确”的信息,很难判断对与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判断能力。
梁洪坤建议,不管家长是因为理念、方法、经验的不同导致的不一致,还是刻意的不一致,都是不对的。因为在家庭中,受教育的孩子是一个人,但教育者太多了,不利于孩子发展,还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从教育的效果来讲,形成合力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父母在表扬和批评孩子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指导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树立自信心,并允许做错事,只要知道怎样改正就好。
“民主”也要有底线
实例:曾女士推崇西方式父母和孩子的“民主”相处方式,所以从儿子小时候起,就让他“自己做主”: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去哪玩……这种“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她自豪了好几年。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却开始变得执拗——冬天硬要穿短裤,生病时不肯配合吃药,在学校不肯服从指挥,危险的地方偏偏要去……“我感觉越来越无法控制他。”曾女士的自豪转成了头疼。
专家支招:广西法律心理研究会副会长李祖枢长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在他看来,“民主”观念受到很多家长认可,确实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但过度民主很不可取。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民主,什么时候必须听家长的,大致要坚持“5条底线”:
一是安全性原则。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在这方面不能妥协和讲“民主”。
二是互相尊重。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孩子也应该尊重父母。
三是关怀,不能忽略孩子或父母的感受。父母如果认为孩子的想法不妥,应该好好沟通,在时间、语言、环境方面都要注意技巧。
四是别说太多道理。12岁以下的孩子认知发展层面很不成熟,需要加以引导,但要以“孩子是否开心、舒适、愿意”为前提。
五是家长应改变对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实在无法解决问题,应向第三方寻求帮助。
“满足”应有前提条件
实例:小李有一个5岁的儿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非常疼爱,完全无视小李给孩子定下的买玩具“约法三章”。不但小朋友开口要玩具时立刻掏钱买下,逛商场时还主动问孩子“要不要买玩具”。“更夸张的是,孩子要一辆滑板车,爷爷奶奶买了两辆不同款式的;要一辆小汽车模型,爷爷奶奶买了一整版……”小李对此哭笑不得,但又不忍心责备老人。
专家支招:李祖枢认为,主动帮孩子买东西是老人的一种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通过这些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感,并换取孩子的喜爱。这无疑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影响,但年轻父母是可以解决的。
“父母要事先做好两件事情。”李祖枢说,一是提前与孩子沟通,例如:说出买玩具的理由;规定只能在某些地方玩耍(保证安全);规定玩耍的时间;规定玩具的价格区间和购买的时间。让孩子明白只有达到这些前提条件,才能买玩具。二是提前与老人沟通,明确家庭教育应由父母为主导。例如:如果孩子向老人提出买玩具要求,也应告知父母,获得同意。
怎样既坚持教育原则,又不伤老人的心?李祖枢支招:即使老人已经买回了玩具,父母可以先悄悄放好,完成上述“约法三章”环节后,再把玩具拿出来。有时,父母把适合的玩具买回来后,可以由老人出面送给孩子,既体现尊重,又同时满足孩子和老人的心理需求。
“梦想转嫁”需正确引导
实例:“我从小喜欢音乐,但由于经济原因没有机会学习,现在我给孩子买了钢琴,报了培训班,希望把她培养成音乐家。”黄女士的孩子今年14岁,已经考到钢琴8级证书。但她忧虑地发现,孩子对钢琴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开始抗拒练琴。
专家支招:“每位父母都为孩子付出很多,但有时候父母给予的爱,又真的存在误区。”梁洪坤说,一些家长以爱的名义教育和保护孩子,实则是过度束缚。“很多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精神控制下,做出勉强的选择。当孩子不是自愿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便不会对这个选择负责任”。
梁洪坤认为,在为孩子选报兴趣班的时候,家长应综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例如喜欢画画的孩子喜欢拿笔涂涂画画或者到处填颜色;爱唱歌的孩子会随着节拍手舞足蹈,或嘴里哼哼。”有类似表现的孩子应当在相关领域给以培养,使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家长不要强迫完全不喜欢音乐的孩子去学琴,这对孩子和父母都会成为负担,而且难以坚持。
梁洪坤也强调,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初期,会有比较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深入和变难,都会遇到困难。此时,家长应鼓励孩子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学会适当忍耐。但如果孩子确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并且越来越厌恶,家长也应学会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