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热点头条>正文

桂林成东盟学子的留学胜地 万名学子纷至沓来

来源:桂林日报2015年5月29日 09:15【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日报讯(记者 桂晨)地处广西东北部的桂林与东盟国家不仅山水相连,更是人文相亲。如今,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踏上桂林这片热土,在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养分,实现他们的个人梦想。据了解,如今每年都有两千余名来自东盟各国的留学生到桂林,追寻、实现着他们的求学梦想。就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十年时间,已有万名东盟学子纷至沓来,桂林成为了东盟学子口中的“留学胜地”。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529/U12535P1402DT20150529091439.jpg谈及在桂林学习生活的感受时,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记者桂晨 摄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529/U12535P1402DT20150529091442.jpg在广西师大的印尼文化日,印尼留学生正在展示雅加达功夫“PENCAKSILAT”。 (广西师范大学供图)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529/U12535P1402DT20150529091444.jpg留学生们参加第四届桂林国际山水旅游文化节艺术巡游。(资料图片 广西师范大学供图)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529/U12535P1402DT20150529091448.jpg留学生们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双喜字。(广西师大供图)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529/U12535P1402DT20150529091451.jpg杨德裕的表妹黄锦花(右二)、表弟杨德丰(右三)、杨德清(右四)、梁金发(左三)在桂林理工大学校园留影。(桂林理工大学供图)
 

  东盟学子的桂林情结

  “要是有朋友有计划留学,我肯定还是推荐他们来桂林”

  来自柬埔寨的杨德裕第一次来到桂林时才19岁。2008年,他入读桂林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成为学校第一位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从那时至今,他们家中陆续有11个兄弟姐妹到桂林留学。此外,他们还带动影响邻居、朋友的孩子来华留学,目前累计已有20多人到桂林学习。

  像杨德裕这样,口口相传前来桂林留学的故事,在每一所桂林高校都有发生。

  来自印尼华人家庭的高伟杰,目前自费在广西师范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作为班上唯一一名插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他每天要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然而,初来乍到时,全新环境的陌生感却马上被学校老师同学的热情,以及眼前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桂林山水风光所冲淡。

  原来,高伟杰的两个哥哥之前都在广西师大留学,分别学习计算机、室内设计专业。伟杰说:“之前哥哥们都说桂林这里人好、风景好,很适合学习,而且回国工作机会也多。”于是,他就沿着哥哥的足迹来到桂林学习。如今大三快结束了,他也忙着准备实习。说起今后的计划,高伟杰也信心满满。“要是身边朋友有留学计划,我肯定还是推荐他们来桂林。”高伟杰这样说。

  “我最喜欢这里的文化氛围 让我受益匪浅”

  “桂林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山美水美,历史文化更美。”当问及在桂林学习的感受时,初来乍到的老挝籍留学生安萨拉说。安萨拉等8名老挝同学今年才大一,学习的是经济学相关专业,尽管到桂林时间不长,但非常喜欢和同学们到桂海碑林、王城等历史文化遗迹走走看看。

  在采访中,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越南籍学生吴氏红幸、泰国籍学生韩智敏都表示,在桂林学习的时光,边学边游,获得了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这值得他们好好珍藏与回味。

  缅甸籍留学生何崇禧作为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也坦言桂林城市的文化氛围让他受益匪浅。据了解,何崇禧不光在学业表现出色,在其他文体活动中也十分活跃。他曾在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荣获月度总冠军。在节目录制现场,他还特地向大家汇报展示自己在桂林习练多时的书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崇禧表示,给他充分滋养的,不仅是不断融合的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学习、课外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大联欢、大节庆、大研讨及各国的国家主题日,令他大开眼界,还有桂林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让他获得了难得的熏陶。

  “用我学习到的汉语文化,为两国文化交流添块砖”

  “来到桂林学习,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来自印尼的彭爱加对桂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她说,她所在的班级一共20多人,大都来自泰国、越南、印尼等几个国 家 。马上就要毕业了,她和同学们一样,对桂林恋恋不舍。

  “一到桂林,我就感觉很亲切。”彭爱加来桂林学习已经差不多四年了。她说,之前在南宁的大专进修语言,当时看到桂林高校专升本招生,而且听朋友们说桂林很美,就毫不犹豫地过来了。“一到这里,就非常喜欢。”彭爱加用很流畅的汉语告诉记者,两年前本科毕业,她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并获得了攻读硕士的政府奖学金,开始攻读对外汉语硕士学位。

  爱加说,毕业后,她想回国做汉语教师。她希望能够把学到手的汉语教授给更多的印尼学生,更期待将来自己可以为中国和印尼两国的交流发展多作些贡献。

  而来自越南广宁省芒街市的留学生阮秋庄,她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汉语教师。阮秋庄说,她的家在中越边境,自己从小见到大量中国人往来于此做生意,对汉语、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希望我能把学到的汉语及中国文化教授给更多越南人,成为越中文化交流的使者。”阮秋庄如是说道。

  黄金十年间,万名东盟学子纷至沓来

  “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合作创造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黄金十年,而这十年,也可谓是桂林高校与东盟国家来华留学交流的黄金十年。”近10年来,桂林各高校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相邻的地缘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广泛开展教育交流合作。由于文化背景相近,经贸往来密切,选择到桂林学习的东盟国家留学生越来越多。

  据广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该校共接收了来自近40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12000名,其中越南、泰国、印尼、老挝、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就达8000余名。

  “2004年之后,广西师大的东盟国家生源开始得到大力拓展。”戴家毅说,从2005年开始的十年,整个广西可以说迎来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黄金十年。

  的确,据走访我市各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交流处了解到,从2005年以来,我市各高校陆续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越来越多的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游学桂林。

  “2006年前后,桂林医学院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最早零星接收的就是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其中主要是越南学生插班学习临床医学。”桂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蒋晓山院长告诉记者。而2008年尤其令他印象深刻,医学院从那一年开始在越南招收护理学本科班,一届就有20多名学生,其他学科专业也陆续接收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开始具有一定规模。

  “桂林理工大学在2007年时,还仅有一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到现在共有约300名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园孜孜不倦求学。”桂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马彬彬老师说。

  “目前,广西师大生源国约有60个国家,其中以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主。”广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戴家毅介绍说,近年来,学校来自越南、泰国、印尼这些国家分别均在200人左右。

  60年的历史积淀 开启深度交流“钻石时代”

  作为留学生教育的排头兵,广西师范大学招收留学生的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而正是这深厚的历史积淀,让桂林与东盟各国的友谊之树常青。

  据介绍,当年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开办以专门为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培养留学生的中国语文专修学校(简称中国语专)。1953~1958年,相继有1000余名越南青少年在这里完成了学业。

  “中国改革开放与越南革新开放后,学校特别重视与越南高校的交流合作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戴家毅说,1995年,广西师大开始接收第一批来自越南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的21名留学生。1998年,基于桂林与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区位优势,广西师大的国际交流工作提出“拓展东南亚国家,兼顾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思路。而到2004年时,在校的越南留学生总数就达到389人,成为国内高校中越南留学生最多的学校。而据学校历史资料显示,越南籍留学生在校人数最多时,达到700余人。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戴家毅介绍,作为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之一,目前,我国正积极实施“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 力争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

  然而,推进的速度却超乎人们的预期。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东盟各类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而在2012年,东盟来华留学生总数就已突破6万人。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了解到,到2020年,广西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东盟国家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而伴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这必将开启深度交流“钻石时代”。

  在采访中,桂林各高校国际交流处的相关负责人均充满信心地表示,桂林作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前沿地带,通过更优质的教育、规范的管理以及人文的关怀,努力将桂林打造成更多东盟青年学子向往的“留学胜地”。

标签: 桂林 东盟 留学生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