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深度阅读>正文

文坛“贿选门”再损文艺奖项公信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6日 11:48【评论0条】字号:T|T

  中国青年报讯 随着“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被指用文物行贿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而获鲁迅文学奖”的消息在网上发酵,陕西文坛乃至全社会都对这一尚待证实的事件予以关注。

  是贿选还是互赠礼物?

  阎、高二人未接受采访,但7月4日23时许,中国作协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在首页发布了两则消息。

  其中题为“中国作协表示:文学评奖坚持公平公正,正对有关反映进行调查了解”的消息称,“中国作协始终坚持文学评奖的公平公正……对于近日对有关高洪波和阎安的反映,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正在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

  文中,中国作协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中国作协近年来对评奖条例、评奖方法、监督程序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改进,以不断增强评奖的公开透明与公平公正,维护和提高评奖的公信力。

  该网首页另一则“高洪波阎安分别对网上有关反映作出回应”的消息中写道:阎安说,“2014年春,我去北京出差,去中国作协拜访高老师。为感谢之前他给我的诗集撰写评论,我带了小米、绿豆和装有40枚古铜钱的匣子赠送高老师”,“高老师回送了我两枚印章和一幅他本人的书法作品。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之际,高老师在颁奖现场塞给我一个手提袋,吩咐我一定收好。我回酒店以后才发现原来是我送他的所有古铜钱,里面还有一张他写的便条”。

  阎安表示,“不知道私人信件怎么会到了他人之手;我愿意接受组织调查”。

  另据高洪波表示,“我给陕西诗人阎安的退礼信属实,所退礼物为古钱币一匣,时间为阎安来北京领取鲁迅文学奖的当天晚上。因诸多人在场,恐不方便当面退礼,匆匆写一便条”。高洪波表示,他与阎安相识多年,“多年的诗友,他来办公室坐坐,走时留下一包土特产,内中有这匣古钱币”,“我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回赠了几件小礼物及书法作品便分手了。”他说,信是在退还这匣古钱币时写的,“没想到私信被公开”。

  高洪波强调:“有的媒体报道称我承认存在贿选,并说阎安现在已经无地自容了,这完全是编造的,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7月5日上午,陕西省作协官网“陕西作家网”上也发表《陕西省作家协会关于作协副主席遭举报的回应》。该回应指出:“陕西省作协十分重视,专门就此向当事人进行了调查了解”。

  这份陕西作协的回应中写道:“据阎安本人讲,他听人说,古铜钱这东西虽不值钱,但有很高的书法价值……现在网上说他给高主席送了‘一级文物’,完全不是事实。他愿意接受组织的一切调查,并表示,由此给高洪波副主席带来的伤害他深感内疚。”

  陕西文坛几代人塑造的形象遭冲击

  为回答诸多网友提出的“阎安贿选门有着怎样的背景,阎安其人在陕西文坛的口碑如何”等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先后采访多位陕西作家。

  有知情人透露,作家、诗人互赠礼物本是雅事,司空见惯。许多作家平时均互相礼赠,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尽管阎安称自己送礼只出于“日常的感谢”,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于2014年2月启动评选,作为参评作家、诗人的阎安在“2014年春”,以礼相赠身为鲁奖诗歌评委的高洪波,这一事实难以避嫌。而网上曝出的高洪波退礼信中也写道,“这套东西你说比较贵重,且当时勉强留下,只为安你的心”。有许多作家认为,高洪波副主席素有君子之风,为人高风亮节,在文坛有很好的口碑。

  “这个事件把陕西文坛几代人塑造的形象毁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陕西老作家表示,“曾几何时,‘文学陕军’的形象是多么光亮堂正,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他们都是在用生命写作、用作品说话。而近年来,陕西文坛变了,依附权贵、任人唯亲,这在陕西作家中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是‘皇帝的新衣’。”

  耐人寻味的是,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陕西作家无一例外要求匿名。一位作家告诉记者:“我们不方便公开说话,怕打击报复。”

  另一位陕西作家表示,“贿选门”的发酵超出了他的预期,因为几天前该信刚被曝出时,相关帖子一度被陆续删除,“很多人都以为这件事会被‘息事宁人’”。他表示,这并非没有先例。去年,陕西省另一位获鲁奖的作家曾在网上被质疑作品有“几十处硬伤”,但作家本人和有关部门却一声不吭,最终再无下文,“我们不想眼睁睁看着陕西文坛这艘大船沉没,除疮去痈,陕西文坛才能充满希望”。

  评奖过程夹杂大量非文学、非公正的因素

  在多位曾与阎安共事的作家看来,阎安有敦厚朴实的一面,也是一个在人情礼数上非常周到细心的人,其办公室内醒目位置摆了不少“与领导的合影”。

  据了解,2010年年初,原任延安市文联主办刊物《延安文学》总编辑的阎安,调任陕西省作协机关刊物《延河》执行主编。2011年7月,陕西省作协中层以上领导均收到一封寄自延安的举报阎安的匿名信,信中指出阎安“用钱开路,鬼推磨般进入省作协大院抓到实权”。信中甚至还提到其“籍贯根据需要不断更改”,甚至反映他有虚改年龄等问题。但多名陕西作家告诉记者,这封举报信未影响到阎安,风波也不了了之。

  有陕西知情作家告诉记者,阎安在执掌《延河》后不久,把《延河》的原班人马闲置不用,大批老编辑被边缘化,“没有工作可干”;同时,阎安重新招聘了一批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并无编辑资格和相关职称”。

  记者想就此未经证实的内容听听阎安本人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他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一名陕西作家对记者说:“我作为《延河》的资深编辑,却常年不能参与编稿。”他表示,《延河》作为一本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杂志,其使命是坚持严谨、高标准的文学要求,不断发现和培养陕西文学的新力量;几代老编辑“只看文面,不看人面,不看钱面”。但现在,《延河》的风气被带坏了。另一位《延河》职工透露,“阎安上任以来,很少召开编前会、编务会,《延河》杂志的运行他自己说了算”。

  另据透露,虽然过去《延河》经费略紧张,但从不拖欠作家稿费。但2013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延河》杂志签署了文化战略合作协议,并每年拨付约160万元支持《延河》运营之后,《延河》作者稿费反而有拖欠情况。

  有作家在采访中认为,《延河》的风气变化,与此次“鲁奖贿选风波”,表面看似无关,实则互为因果。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事件爆出,是偶然更是必然。一位陕西作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坦率地讲,多年来,包括鲁奖在内的多个官方文艺奖项公信力低,屡被诟病。为什么?因为评奖过程中夹杂着大量非文学、非道德、非公正的因素,没有用真正的文学标准看待作品。”

  陕西作协某作家这样告诉记者:“目前陕西文坛歪风收敛是事实,但歪风继续也是事实,无非是更加隐蔽而已。”

  不过,也有作家认为,阎安厚道,不擅言辞,其诗作雄浑厚重、独树一帜。或许有时工作作风霸道,但不能因为一两句贬损就全部否定他的文学成就。

  今年2月,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文化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安排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指出,对在“文艺评奖评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确保把每一个问题都整改到位”。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文化部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明确指出,除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外,要进一步严肃评奖纪律,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

  诸迪强调:“问题一旦查实,我们会严肃处理。”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