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社会万象>正文

史事:“西南民主堡垒”国立桂林师院为何迁往南宁

来源:桂林晚报 2015年6月28日 18:51【评论0条】字号:T|T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原本是广西当局为适应广西教育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于1941年开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4月1日,广西当局将其升格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首开广西本科师范教育的先河。该校在院长曾作忠、教务长林砺儒的执掌下蒸蒸日上,到了1943年8月,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奉教育部之令升级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成为当时全中国仅有的6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28/U12535P1402DT20150628184925.jpg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校门。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28/U12535P1402DT20150628184927.jpg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刊(1946年4月)。
  • http://guangxi.sinaimg.cn/2015/0628/U12535P1402DT20150628184928.jpg1947年,院长曾作忠离校前为毕业生题词。
 

  1944年7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桂林。桂林师院先后疏迁至三江县丹洲镇、贵州榕江、平越(今福泉市)等地。抗战胜利后,桂林师院陆续回迁桂林,因六合路校舍被毁,便向省政府借靖江王城部分房舍为校舍,至1946年1月,全部迁回桂林。然而,桂林师院刚刚安顿下来,1946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就下发渝高字第一三八四一号训令,命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迁往南宁。教育部为何匆匆下令让桂林师院再度迁移呢?

  原来,桂林师院是一所被称为“西南民主堡垒”的高等学府。院长曾作忠、教务长林砺儒坚持民主治校。师生们在民主进步意识的熏陶下勤学乐思,组成各种社团开展学术研究、文学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各种民主进步活动。1945年5月4日,因抗战迁至贵州平越的桂林师院全体学生,响应浙大、西南联大同学发出的民主宣言,发表了题为《我们要民主胜利和平》的宣言,倡议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一民主宣言被国民党中统局严密监控并上报教育部长朱家骅。现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开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就有《中统局关于桂林师范学院学生发表我们要民主胜利和平宣言的情报》。

  桂林师院的师生们还以非凡的胆识加入中共、民盟等组织,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到1942年,桂林师院已有少部分学生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如覃舜思、李锋、吕孟光、黄克荣、王汝源等,还有许多与地下党有联系的进步学生。1945年11月,桂林建立了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的中共桂林市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桂林师范学院特别支部,师院学生卢蒙坚任支部书记,学生覃宗义任副书记。1945年11月,中国民主同盟广西省支部委员会在桂林秘密成立,师院教师成为骨干,徐寅初担任主任委员,张锡昌任秘书长,张毕来任宣传部长,靳为霖任宣传部副部长,林砺儒、杨荣国、曹伯韩是支部委员。其后,在桂林师院成立了广西省支部领导下的两个基层支部:桂林师院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1945至1947年间,教师支部有盟员15人,其中有中共党员7人;学生支部有盟员22人,其中有中共党员9人。

  抗战胜利后,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战争还是和平,是独裁还是民主,平静的局势下酝酿着动荡与变革。到了1946年,国统区各地掀起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群众运动。桂林师院学生组成了近30个壁报团体,出版壁报倡议民主,如《师声》、《壁联》、《学生导报》、《女联》、《教育新哨》、《直笔》、《共鸣》、《国文半月刊》、《热流》等等,汇聚在一条长廊上,吸引了众多师生、市民前来观看。桂林师院因此被重庆《新华日报》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当局为了削弱桂林的民主力量,分化瓦解学生运动,决定把民主运动最活跃的桂林师院与其他高校分离。于是,教育部1946年3月电令其迁往南宁。

  步履维艰的南迁

  迁往南宁的命令激起了桂林师院师生的强烈反对。师生们展开了反迁校的斗争,持续数月。1946年5月4日,桂林师院学生自治会联合桂林文化界联谊会等单位在师院附中礼堂举行“五四”运动纪念会,林砺儒、穆木天、靳为霖等师院教师和欧阳予倩等文化名人做了演讲,号召大家发扬“五四”传统,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而斗争,遭到了国民党控制下的《中央日报》(桂林版)和《广西日报》(桂林版)连续发文攻击。此后,桂林的许多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被迫撤离。最后,中共和民盟的领导分析了形势,认为南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住师院这颗革命种子,决定停止辩论,向师生们做好思想工作,组织迁校,把民主革命的火种带到南宁。

  桂林师院师生开始了一次艰难的迁校历程。接到教育部搬迁令后,4月,曾作忠院长即赴南宁踏勘校址,向广西省政府提出申请,拟用南宁市郊邕江边河堤路的省政府旧址、省府职员宿舍、会计人员养成所、建设研究院、广西印刷所和军医院等几处旧址为桂林师院及附中新校址。但致函广西省政府一个多月后,一直没有得到复函。6月14日,桂林师院再次向省政府提出申请,并致函教育厅黄朴心厅长催促省政府,致函南宁公务处长估价维修屋舍的费用。直到6月21日,才接到省政府公函,仅仅划拨省政府旧址为校址,其余各处均未提及。桂林师院只好一边向省政府继续申请其他几处校址,一边派事务主任赴南宁修葺省政府旧址,以作校舍。其后,经过师生们的努力,桂林师院最终于1947年2月全部迁往南宁。

  在南宁的艰难岁月

  1947年5月,当局下令将国立桂林师院改名为国立南宁师院,师生们群情愤慨。创立于1941年的桂林师院依托着桂林文化城的人文资源而发展壮大成为师资优良、学风醇厚的名校,改成南宁师院,相当于抹杀了之前的光荣历史。

  接着,当局施行《公教人员待遇调整办法》,使师院教职员的待遇和学生的公费待遇大幅度降低,更引起师生的不满。刚迁到南宁不久,当局竟将国立院校原享受公费学生的学习生活费扣住不发,师院食堂已无米下锅,学校开学、开课遥遥无期。面对这种情形,师院教授汪泽楷公开谴责道:“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怪事!”他在自己的薪资十分微薄的情况下,还尽力帮助衣食无着的学生,留他们在家中吃饭,替他们代缴学杂费。师院师生们开始了以“反对更改院名,维护师院光荣历史、反对不合理待遇”为主要内容的护院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并开展罢教、罢课活动。在师院地下党组织、民盟的支持下,护院会和教授会分别致电教育部,召开各界人士和记者招待会,散发《告全国同学书》,派人到桂林向省政府、省参议会交涉,到广西大学等大中专院校争取支持。护院运动惊动了南京国民政府。6月初,教育部派督学唐惜分来南宁处理此事。6月6日,师院正式复课,护院运动告一段落。

  但不久后的7月15日,当局突然逮捕了师院的三名进步师生:教师杨荣国(中共党员,民盟广西省支部委员、桂林师院教师支部主任)、张毕来(中共党员,民盟广西省支部委员、宣传部长)和学生高言弘。后经教授会、学生自治会、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三人于1948年5月5日获释出狱。

  桂林师院迁往南宁前后,流失了一大批骨干教师,教务长林砺儒、院长曾作忠怀着愤慨和无奈之情离校,穆木天、彭慧、谭丕模、谢厚藩、杨荣国等进步教师也先后离开。师院可谓元气大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院又回到了桂林的怀抱。1950年初,南宁师范学院奉命迁回桂林,与广西大学合并。195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奉命撤销,各系分别并入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等十几所院校,并在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组建了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谢婷婷)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