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社会万象>正文

网上淘药假货多“洋文”食品糊弄人 市民网购小心

来源:南国早报2015年6月24日 15:20【评论0条】字号:T|T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 邓晓衡)6月23日,广西公安机关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举行食品安全犯罪成果展示,解读近年来查获的一批重特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及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桶装水、白酒红酒等。警方展出一批假冒伪劣产品,提醒市民谨慎购买,发现制假售假线索,请勇于举报。

  网购药品需谨慎

  南宁市民黄女士,此前网购了一盒治疗皮肤病的药膏,发现药膏外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等,竟是“三无产品”。但这支药膏见效很快,才用一两次,皮肤病的症状就缓解了。一段时间后,黄女士不敢再用了,因听说这样的药膏含有激素。

  6月23日,记者在警方展出的“假药”展台,证实了“激素”的可能存在——去年6月,警方在新阳路北三里一居民房内,查获大批风湿药“蛇粉风湿灵”、“虎骨风湿根治王”、“速效筋骨痛腰腿痛”等,经检测这些药品的成分,竟是淀粉和激素。

  “买家用药后会发现见效很快,但是这些药含有激素,长期使用会影响人体的肝肾功能。”南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品药品侦查大队大队长赖崇军说,查获的这些药同样是“三无产品”,却被南宁卖家通过淘宝,销往我区各地,以及广东、湖南、云南、浙江、山东等十多个省市,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

  目前,涉案两人已分别领刑。追查发现,这些假药药盒是地下工厂印制的,药瓶是地下加工点压制的,冒充药粉的淀粉也相对低廉,只因包装上宣称“根治”、“特效”、“快速”、“祖传”,蒙骗了消费者。

  互联网购药存在较大风险,建议谨慎购买。目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定,网站售药需取得该部门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这两个信息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数据库”查询。

  购买进口食品要小心

  满身“洋文”的进口食品,若找不到相应中文标识,则有可能是问题食品。在“问题食品”展台,一名女市民惊讶发现,她刚买了一箱邻国的方便面,跟展台上的“假劣方便面”一模一样,售价2.5元一包。

  民警拿起那包满身外文的方便面说:“你看得懂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是在哪生产的,还有保质期到什么时候?”民警表示,我国对进口食品有规定,必须经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并贴上中文标识,否则产品的质量和真伪难以保证。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南宁警方查获的225起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中,“问题进口食品”有20多起,涉及品种很多,如洋咖啡、洋酒、洋奶粉、洋奶片糖、走私洋大米等。警方表示,这些食品经过检验,都存在某些成分不达标,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因此,这些未经检验合格、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没经正规报关手续进入我国销售的,一旦查获都归为问题食品。警方建议市民仔细辨识后再购买。

  勇于举报会有奖

  据统计,去年广西公安共侦破食品犯罪案件305起,涉案金额累计达4.2亿元。今年已侦办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涉案金额逾1亿元,继续保持食品安全犯罪严打高压态势。

  自治区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长禤晓龙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配合,对食品安全犯罪保持“零容忍”,重点打击肉、油、蛋、奶等群众日常消费食品领域的犯罪,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与此同时,广西各地市警方发出悬赏,欢迎群众积极提供、举报食品安全犯罪线索,被举报的涉嫌食品犯罪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按照公安机关“打四黑除四害”(即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专项行动举报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