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社会万象>正文

银行员工过桥贷款乱象:3000万借7天收90万利息

来源:新京报2015年6月17日 17:03【评论0条】字号:T|T

  新京报讯(记者 郭永芳 朱星 陈杨)银行员工牵头“过桥贷款”的案例在近期集中爆发。最近爆出消息,兴业银行前员工充当资金掮客,给多名客户撮合“过桥贷款”,金额高达数十亿元,之后该员工卷款消失。

  银行员工拉私活的现象是个例还是群体现象?为何会有这样的灰色地带?监管为何失声?记者走访企业、银行,对过桥贷款乱象进行了调查。

  银行流程障碍催生过桥贷

  银行贷款不能借新还旧,到期后企业需先还才能继续发放,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过桥贷款。

  在北京经营饰品生意的刘先生就曾经是借助过过桥贷款的企业主之一。

  “我的资金流水和抵押的房产都还不错,但是做生意总有一时半会儿收不回来的账,来了单子总要接,有时候贷款到期了,资金就跟不上了。”刘先生表示,熟悉他资金状况的贷款银行信贷员就曾经与他主动接洽,表示可能帮他提供一笔钱过渡一下,但是要收取一部分的手续费。

  “手续费不算低,但是他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手里还管着我的贷款,我把我的一些营业证件提供给他,大概也就十天二十天的期限,做了这个业务,最担心贷款续不下来,那可真的断链了。”刘先生说。

  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的行长向记者阐述了过桥资金的一般操作流程。

  正常的过桥资金周转流程是:一家A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还不上了,资金掮客知道个人B有钱,可以先垫款,A企业给个人B比较高的利息。A企业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土地等作担保。最后,个人B把钱打给A企业,A企业把钱打给银行还款。就完成了过桥资金的一个周转过程。手续费一般是一天千分之三,如果金额大费用会更高。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因为银行的贷款不能借新还旧,到期以后企业要先还了才能继续发放,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规范这个流程,市场上才出现了过桥贷款。从市场上支付更高的利息,时间可能借一个星期,银行再续贷之后还这个贷款,这也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事实上,去年银监会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可以进行展期或者借新还旧的操作,对于那些信用记录良好,经营正常的小微企业可以进行展期。此外,可以发放新贷款偿还老贷款,避免小微企业去市场上找更贵的资金借新还旧。

  温彬称,过去企业如果进行展期,有可能会被计入不良,或者放入关注,现在银监会这个规定就是进行展期了仍然不计入不良或者关注,对小微企业算一个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展期贷款对企业来说仍然不利,很可能借了展期后被计入关注贷款,影响后续的贷款。有可能到期展期了,信贷员向银行报告这个企业还不上钱,审批部门就要考虑是不是放入关注,也会影响企业名誉。3000万借7天付了90万利息

  有的银行员工利用自己在银行工作的高信用度,发动朋友筹集资金代客户垫付救急;有的用自身掌握的借贷需求信息牵线搭桥,从中赚取“提成”。

  银行按照规定是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做过桥贷款的,但如今银行信贷员却是资金掮客的主力之一。由于“过桥”的紧迫性往往来自银行续贷到位前的“空白期”,撮合“过桥贷”往往成了银行信贷员的一项“灰色业务”。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员工利用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在企业资金紧张时,利用自己在银行工作的高信用度,发动身边朋友筹集资金代客户垫付救急。也有的银行信贷员利用自身掌握的借贷需求信息,为民间借贷双方“牵线搭桥”,每天坐在电脑前进行“信息配对”,从中赚取“提成”。

  有传闻称,一大型银行员工与一些社会融资机构和客户存在大额非正常资金往来,其中有一银行员工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其名下的个人账户与企业间的资金往来超过了1亿元。

  广西一家企业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该公司有一笔3000万的贷款就要到期,公司现金流出现紧张。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主动找到公司,给公司介绍企业做过桥贷款业务。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公司从另外一家企业处贷了3000万的款,借贷期是一周,一周三分的利息。

  据介绍,上述借款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之后公司顺利从银行续贷了新的资金,偿还了该笔短期借款,并支付了90万元的利息(包括给银行人员的中间费)。

  “一般而言,企业很难把借贷时间控制得那么好,因为从银行续贷资金也需要时间,一旦未能在计划时间内获得银行的续贷资金,借贷成本将会增加。”该负责人称。

  2013年,曾有民间组织调查显示,“过桥贷”平均融资成本年利率为45.58%。曾有一位企业家比喻,高额的融资成本像个绞索,对企业来说是“花钱买口气”,“过桥”一不小心就成了“奈何桥”。

  过桥贷可帮银行减不良率

  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称,银行普遍存在银行员工做过桥贷,银行一般不管钱哪里来,只要企业能还上钱,没有产生不良贷款就可以。

  银行充当资金掮客并不少见。

  长期从事民间借贷的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银行信贷员的这种做法违规但不违法,而且是个人行为,这个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好查,这些行为在银行业非常普遍,而且是默许的。

  “据我了解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包括自己所在银行。因为很多员工做过桥贷款的目的很简单,一是怕自己业务里面出不良贷款,二是还有丰厚的手续费。”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表示。

  该人士表示,银行一般不管自己员工的钱哪里来的,只要企业能还上钱,没有产生不良贷款就可以。至于是否是过桥贷款方式,还是其他方式,银行一般不管。银行客户经理帮助客户还款(过桥贷方式),客户只要同意,银行都不管,因为相当于帮助了银行不去产生不良贷款。

  温彬表示,银行很难监控到每个信贷员的每个贷款,只能有个监管流程。上世纪90年代银行信贷员还负责审批,现在审批分离了,通过流程来规避一些风险。

  近两年,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反弹,压缩不良贷款、加大清收是大多数支行今年最困难的任务之一。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9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创数年新高。

  “不良贷款跟绩效挂钩,高管薪酬延迟3年支付,甚至想离职也必须把此前经手的不良贷款催收才能走人。”一位银行支行高管告诉记者。

  银行信贷员做过桥贷款遭到了专家的质疑。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此前公开表示,银行的一些工作人员到外面去拉过桥贷款,利率奇高,这里面产生了很多腐败的行为,也扰乱了市场的利率信号。“过桥贷款自欺欺人,而且还为市场的混乱埋下了祸根。希望银行按照客户的资金需求去考虑它的贷款期限,不要逼迫企业去做这种过桥贷款的事情。”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