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报讯(记者 谭熙 文 唐寅 摄)
寿星小档案
◆姓名:高海清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14年5月26日
◆身高:1.61米
◆血压:高压125 低压64
◆心率:76次/分
◆既往病史:曾因白内障和青光眼接受过手术
◆长寿之道:早晚都要泡脚各半个小时,爱吃糖,每天还喝点酒。
- 老人喜欢喝酒,见有客人来,马上邀大家喝上一杯。
- 高海清老人喜欢热闹,采访结束时,他站在家门前告别,邀请大家有空多到家里坐坐。
- 高海清做了一辈子的木工,这个面盆架就是他几十年前自己做的。
- 平时,高海清喜欢坐在屋外的院子里,喝茶饮酒,十分惬意。
叠彩区水塔社区有5929名常住居民,60岁以上的居民有2058名。其中,80岁到89岁的老人有214名,90岁到99岁的老人有22名,还有一位百岁老人。百岁老人叫高海清,在胜利路西一里住了半个多世纪,周围的居民对他很熟悉,除了知道他为人很客气、喜欢帮助人外,还都知道他特别爱喝酒。
住在闹中取静的小院子
趁着近期的大雨停歇,记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过喧闹的铁路菜市,拐了一个弯就到了高海清的住处。
这是一片砖瓦平房,已显得有些老旧,几间房子围成一个院子,靠近院门口有一棵大树。走进院子,门外的喧闹都听不见了。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也许就是这种情景。
老人坐在院子最里头,与儿子及其同学正在喝茶。见记者一行人到来,老人放下茶杯,坐直了腰,跟大家打招呼,嘴里反复说着“谢谢你们来看我。”
老人头发全白,额头上有深深的皱纹,戴着厚厚的老花眼镜,虽然已经到了穿短袖的季节,可老人还是穿了三件衣服,其中有两件毛衣。
老人精神很好,要不是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快要到老人102岁生日了,第一眼也许只会觉得老人只有八十岁。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为了躲避战争,高海清与家人离开老家湖南祁东,来到桂林。这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早些年住在驿前街,后来因为单位的关系,搬到了胜利路西一里。老人一家已经把桂林当做家,甚少回老家。老人的邻居大多都换了人,在以前,老邻居们经常会聚在院子里聊天打牌,热闹极了。而不会打牌的高海清则会站在一旁,边看边出主意,有时候站两三个小时都不累。
据了解,高海清的父亲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早早离世,母亲则是在七八十岁走的。老人有一个妹妹,也挺长寿,前几年离世。
高海清与妻子育有四子二女,如今四世同堂,最小的曾孙已经20岁,正在当兵。
现在,老人跟三儿子高竹山住在一起。在儿子眼中,父亲是个很善良的人。如果看到有人乞讨、流浪者,老人都会伸出援手,“看着他们好造孽,能帮就帮点。”
同时,老人也是一个很固执的人,甚至可以说有点大男子主义。因为只要老人认为对的事,他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儿孙们也只能让着他。
曾经是个木工巧匠
高海清的父亲是木工,手艺很好,在那个年代,乡亲哪家需要置办点家具,都是找他。虽然父亲走得早,但木工这门手艺,高海清接了下来。
高海清来到桂林后,就靠接零散的木工活赚钱养家。当时,因为手艺好,高海清特别受欢迎。
当然,这门手艺不能只服务外人,也要贡献自己的小家庭。高竹山说,从小到大,家里面的大件、小件的木头家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现在家里还留着不少。比如老人坐着的靠背椅,就是他亲手做的,椅子扶手下方还有花纹做装饰,此外还有坐着烤火的用具、柜子等,都用了几十年。
“我爸是个闲不住的人,哪怕休息也会在家里捣鼓捣鼓。”高竹山指给记者看屋门口摆放着的两个面盆架,“这都是父亲做的”。这面盆架在现代真不常见,记者在网上查了下,面盆架有三足、四足、五足和六足等不同形制,直足的上端常有雕刻,如净瓶头、莲花头,坐狮等,六足的有些能折叠。而老人做的面盆架是六足的,一个很简单,一个稍复杂、精致,相对花纹也多些,且放面盆的位置用木头做成了五角星造型。
让高竹山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当初父亲只是用很普通的木材来做家具,要是用红木、紫檀等木材,说不定这些家具也更能成为传家宝了。
老人每天泡脚一小时
走进高海清住的地方,是一大一小两个房间。高竹山说,老人住在靠里的大屋,外面是高竹山的儿子住。“这样如果晚上老父亲有什么需要,可以让小孩来帮忙。”
老人的房间有十四五平米,在靠墙一侧堆了不少东西,哪怕如此,房间还是很干净。床是木板床,东西向,床上垫着一床海绵。高竹山告诉记者,父亲比较怕冷,不仅晚上必须关窗,到了比较冷的时候,还要给老人垫上电热毯。
老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早晚各泡脚一次,一共一个小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谁不让他泡脚,老人就会跟谁急。
每天早上高海清一起床,儿子或儿媳就会用面盆打来温度合适的热水,放在面盆架上。老人把脸、脖子、手臂都擦一遍后,开始泡脚。老人泡脚用铁桶,而且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上海药皂。
有这样一句俗话,“老人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高竹山表示,父亲的长寿秘诀或许和泡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泡脚加速血液循环、通气血。
现场给老人测量了血压和心率,高压125,低压64,心跳76次/分钟。真是身体棒棒的。据了解,老人十几年前因白内障、青光眼住院做了手术,现在听力有点弱,得大声说话才能听到。平时若是感冒了,老人也不喜欢吃药,最多是喝点蜂蜜水。
“过年前,父亲发烧差不多到40℃,身体都打颤了,就送到医院了。”高竹山说,经医生诊断,老父亲得的是急性肺炎,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老父亲就要求出院了,老父亲说道:“我又没毛病,怎么住这里。”
一天都离不开酒
在老人的日常饮食中,早餐会喝豆浆、牛奶,再加馒头或者花卷;中餐和晚餐则是稀饭配面食“很少吃青菜和肉,也不会主动吃水果”。
老人的牙齿只剩几颗了,十几年前配过一副假牙,但现在也已经不用了。因此,老人即便是吃肉,也是嚼几口之后就吐出来。
此外,高竹山和妻子每天还会给老人煮豆腐、熬汤,将鸡蛋打在汤里给老人吃。也常买香蕉之类的水果,让老人补充维生素。
要说老人最喜欢吃的,还得算糖和酒,这两样东西老人一天也离不了。
老人主要爱吃冰糖和蜂蜜,就连喝稀饭时也要加糖才吃。不到一个月,两斤的冰糖就会吃光光了。家里的小孩也会经常买蜂蜜给老人。
而在老人的房间,靠窗台的柜子上摆放着3个大酒罐,里面都装了大半瓶“货”,一瓶泡着枇杷,一瓶泡枸杞和鸡爪莲,一瓶泡着金桔。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老人爱喝酒,家里的药酒是成箱成箱买的,三四天就会喝光一瓶500毫升的药酒。
“我父亲从年轻时就喜欢喝酒,至今至少70年了。”高竹山告诉记者,以前父亲到别人家里干活时,主家常会先给父亲倒上一杯,“喝完酒再干活”。
随着年纪大了,高竹山也会管着父亲的酒,不让父亲多喝。可是,有时候老人早上一起床,就会走到靠窗的柜子旁,“偷喝”几口。有时甚至会趁着高竹山不在,偷偷用酒漱口。
不过,每次高竹山想制止老人大清早就喝酒,老人就会有点不开心,说“我还没喝,你就过来了”。
在采访时,老人也时不时喝两口泡着金桔的酒。记者好奇地喝了一口,还挺呛的。
高竹山说,父亲以前喝酒喝醉过,现在喝酒,基本是一口、两口抿一下。但只要口渴了,老人就会喝酒,水和茶都喝得很少。
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算是在高海清老人身上体现了。
记者临走时,老人站了起来,拄着拐杖送到门口,一边双手作揖一边感谢大家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