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广西|新闻|美食|时尚|旅游|汽车|高清|专题|微导航|惠购|教育|招聘

|邮箱|注册

新浪广西> 桂林>桂林新闻>民生百态>正文

枇杷种植户的喜与忧(图)

来源:桂林日报2015年5月9日 09:52【评论0条】字号:T|T

  桂林日报讯(记者 韦莎妮娜 汤世亮 通讯员 王宇超)“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诗中描写的,正是初夏的时令水果—— 枇杷。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的午后,剥开几颗金灿灿的枇杷,酸甜的滋味立马就消散了体内的暑气。然而枇杷美味,对于栽种它的人而言,其过程可谓艰辛。

蒋国峰和家人扛着刚采摘的枇杷走出果园。记者韦莎妮娜汤世亮 摄蒋国峰和家人扛着刚采摘的枇杷走出果园。记者韦莎妮娜汤世亮 摄

  5月4日一早,天刚擦亮,蒋国峰、盘金梅夫妇就穿好衣服,吃了早餐往枇杷园赶。他们住在灵川县三街镇溶江农场附近,是全镇唯一还坚持种植枇杷的农户。

  昨夜的大雨让盘金梅着实担忧了半夜。所有水果都娇贵,尤其是枇杷,一下雨,果子就免不了被打坏。

潘金梅在摘枇杷。记者韦莎妮娜 汤世亮 摄盘金梅在摘枇杷。记者韦莎妮娜 汤世亮 摄

  盘金梅打开农场的门,第一件事就是去屋后的6亩枇杷园“巡逻”。果然如她所料,大雨让枇杷掉落了不少,没有掉落的也裂开了口子。

  “我们种枇杷的,是非常典型的靠天吃饭。天气好的话,我们的收成就好;天气不好的话,就真的是白打工了。”盘金梅说。

提着沉甸甸的枇杷,盘金梅脸上满是笑容。记者韦莎妮娜 汤世亮 摄提着沉甸甸的枇杷,盘金梅脸上满是笑容。记者韦莎妮娜 汤世亮 摄

  蒋国峰夫妇是兴安溶江人。上世纪70年代,在兴安与灵川交界处有一片土地划给了溶江大队,也就是今天的三街镇溶江农场。1994年,盘金梅和蒋国峰就在这里开始种植枇杷。为了让枇杷能长得好,夫妇俩没少去“取经”,也因大胆尝试交过“学费”,掌握了一手好的枇杷种植技术。

  与市场上枇杷相比,盘金梅夫妇的枇杷特别饱满,颜色柔黄,口感不涩不生,酸甜适中,果肉丰盈。盘金梅说,为了让枇杷长得好,他们不仅一直坚持用农家肥,还在农历二月就对果树进行疏花、疏果。用农家肥可以避免土地板结,避免果实生涩,而疏花疏果则保证了树的营养。多余的花和果子被筛选掉了,留下来的果子就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所以长势喜人。

  在春节后,盘金梅预备了2万多个保护袋,准备给已经成形的枇杷果套上。套袋一来可以防止虫害,二来可以起到防风雨的作用,不至于风雨一来就把所有的果实打落。

  盘金梅和两个女儿整整花了一个月,才把6亩地的枇杷果都套上保护袋。几天下来,盘金梅的女儿们就累坏了。“有时候一天要套600多个,高一点的还要搬梯子。”盘金梅说。

  套完保护袋,基本上就只剩下日常的管护工作。夫妻俩没事就在果园里转悠,看看果子的生长情况。如果有磕破皮的,盘金梅就会小心地摘下来自己处理掉。

  因为枇杷的产量低、人工管护成本高,因此即便是10元一斤,果农也并没有赚多少。蒋国峰说,天公作美的话,他们今年的枇杷收成可以达到4万元。如果天气不好,那就和出去打工所赚的钱差不多。

  看到这种形势,原来和蒋国峰夫妇一起种枇杷的农户全都改种更赚钱的砂糖桔、百香果了,整个镇上就只有他们一家还在“独守阵地”。

  “种了十来年了,有经验也有感情了,砍了种什么好呢,我也不知道,那就继续种枇杷吧!”盘金梅憨厚地搓着手,指甲缝里全是泥。

  但一枝独秀也有优势。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他们的枇杷园里迎来了不少游客。大家都是冲着他们枇杷园的好口碑而来的。有的游客想带些回去,盘金梅和丈夫就小心地将枇杷摘下来,放在包装盒里给他们带走。“有一点坏的都不能给别人,影响声誉。”盘金梅说。

  “人生就是一场循环往复,辛苦劳作了一年,风雨带走了一年的收成,一切又得从头来过。”作家阎连科早年在短篇小说里这么写道。小说和现实竟然如此相似。即便如此,盘金梅仍然对土地抱以热望。在她看来,赖以生存的土地是神奇的、无私的、慷慨的,只要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如果明年我们搭起大棚覆膜,枇杷的产量就会更高了。不过一亩大棚的成本差不多要2万元,攒点钱再说吧。总会好的。”

  盘金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桂林上班,小女儿也已考上了公务员,穿上制服成为了村里人都羡慕的“办公室一族”。从小,小女儿见到父母赚钱不容易,便立志发奋读书,终于告别了这片土地。盘金梅每次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掩饰不住骄傲,也掠过一丝淡淡的忧愁。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广西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