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记者 桂晨 文/摄)6月13、14日,我市各民办初中统一进行了小升初面试。据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共有6700余名小学毕业生通过教育局的报名平台,参加今年的面试。在竞争激烈的小升初面谈结束后,对面试的评价方式,对公办、民办教育的探讨以及如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化,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现场:各校面试侧重点有所区别
6月13日上午8点刚过,小琪与母亲一早来到了奎光学校,在完成了领号、身份信息验证、资料审核后,她与其他五位孩子一起进入正式的面试环节。没过多久,提着一个文件袋的小琪与其他面试学生在初一的学长学姐的带领下,走出了考场。在小琪的文件袋里,不仅有获奖证书、《小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册》,还有平时的作业、试卷等内容。
小琪一出来,带着笑意对母亲说:“老师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面试的问题和课本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挺好玩的。”随后,她和母亲又急忙赶到宝贤中学,参加下一轮的面试,在填完一张报名表之后,小琪提着文件袋再次进入候考区域。“明天下午,是去二附面试。”小琪说。在采访中,不少考生按照至多三个平行志愿的要求,进行了报名面试。
据走访,参加我市民办初中面试要求准备的材料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小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册》小学五、六年级的记录情况,了解考生包括各学科成绩、获三好学生次数以及其他获奖情况、纪律、兴趣、特长等情况。
但在面试中,各校选拔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有的侧重英语口语表达与数学能力,有的则是看重学生的沟通表达或综合素质。如宝贤中学则主要针对英语口语表达与数学能力进行考察。两名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英语与数学方面的能力考察,如用英语与教师进行交流,心算解答数学方程等。
在奎光学校面试现场,记者看到有如下一些面试题目:“在三分钟时间里,如何向老师展示你的个人魅力?”“请你向我们推荐介绍一本书。”“你知道我们学校的跑道有几条、有几个篮球场?”老师们的问题多元开放,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老师们表示,面试更重要的是看考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要一个标准答案。
据奎光学校的全副校长介绍,今年通过市教育局的统一报名系统对考生信息的搜集,学校在面试前期便能够对学生五、六年级的学业成绩有所了解,于是,面试的考察重点则放在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发散思维、记忆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
据了解,今年报考该所学校的学生约有2700人,根据报名资料,学校进行了首轮筛选,按照面谈学生为录取学生的三倍的原则安排面试,进入大面谈学生为1200人,“今年,在报名系统里,收集了考生五、六年级语数英成绩,首轮筛选进入大面谈名单的学生大都是在小学五、六年级统考中获得三A成绩的考生。”
此外,据了解,今年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共招9个班,440余人。面试主要从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行为习惯等进行评判。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5年计划招收初中新生18个班,其中面向桂林市市区户籍学生招收10个班500人,面向桂林各县及广西其他地市学生招收8个班400人。共有3432名考生进入面谈名单,方式仍然采取“一查”《小学生成长记录报告册》、“二问”(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三看”(看学生在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的方式进行考察。
困惑:“小升初”面谈的评价方式是否平面单一
今年“小升初”面试报名程序、考查方式等与去年大致一样。面试结束后,面谈评价方式略显平面单一的问题成为考察者和家长们的共识。
5月初,我市公布了《2015年市区民办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采取“面谈+摇号(电脑随机选择)”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并提出“六个禁止”规范招生工作,其中就包括了禁止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性文化考试录取新生,禁止联合或委托任何社会培训机构举行变相招生考试等内容。但由于学生众多,如何对其进行更为公允的评价,也成为各校绞尽脑汁的问题。
于是,虽然教育局三令五申禁止民办初中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进行文化性选拔考试,一些选拔性的考试还是私下进行了。据一些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已经参加了某些学校组织的小升初选拔考试。所以他们认为,这些学校的面试似乎沦为了“走过场”的一场形式表演。
“现在的体制仍然是应试教育,考生带去的都是一大堆证书,除了三好学生、各种竞赛,或者极少数出众的特长之外,通过面试评价学生的方式仍然非常单一。”一位黄姓家长这样评价,这样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家长的共鸣。这些家长对以考试选拔学生的方式表示理解。
据走访,由于报名筛选的依据不多,加之一次几分钟的面试,如何通过面试对考生进行较为充分的了解考量,一些学校也觉得困惑。一位分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教育局的报名系统获得的考生信息量较少,短时间的面谈在对考生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依据的标准较少,要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孩子的综合能力,学校还是有些困惑。”该负责人表示,短时间内,从众多考生中进行选拔,考核面比较有限,很难进行选拔。
但在招生过程中,一些孩子和家长主动带上各种材料前往学校进行咨询与自荐,这也让学校对考生的了解更为充分,对于这部分有闪光点的孩子,学校也会优先考虑。老师们建议考生与家长提前关注,并进行充分准备,在报名面试期间,对考生的特质进行更为全面的展示。
思考:优质民办中学一定适合孩子吗?
采访中,不少家长也表示,会考虑孩子在各校评价标准框架内的发展,不会削尖脑袋挤进那几所质量较好的民办初中。
在采访中,一位龙姓家长私下透露:“我的孩子参加了两个学校的考试,有一个学校考了个D等,要进这所学校需要缴纳两万块钱,我们对此很犹豫。”该家长表示,对于民办初中的选择,其实应该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 是否有高中衔接,高中的高考升学率如何都成为了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他认为,帮助孩子争取入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要权衡孩子的个性、特质等,是否适合那样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毕竟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我的孩子成绩不理想,不够拔尖,要是进了那几所民办初中,压力也许很大,即使孩子会努力,但他的同学也会努力,当孩子进步不明显时,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一位家长说。一些家长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说,让孩子参与面试,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一下这种考试形式,通过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就读机会,要是不行,就去读公办初中好了。
探讨:“面谈”改革的背后如何为择校热的“病灶”降温?
据了解,今年共有6700余名市内外小学毕业生报名参加我市民办初中的面谈,而这些民办初中每年面向市区户籍学生只有约1500人的招生人数。有限的招生名额使得想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也牵动着9000余个小学毕业生家庭的心。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市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增加招生计划、扩大班额、调整学区范围等方式,缓解“小升初”入学压力。从去年开始,为进一步维护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生态,市教育局对民办初中招生进行了面谈加摇号的改革,并进一步加大了示范性高中学区生的招生比例。以建立更为公平的教育生态环境。据了解,今年我市新增了逸仙中学、中山中学两所示范性高中,且我市示范性高中学区生的比例从去年的45%增加到今年的50%。教育部门表示,还将进一步提升学区生的比例。
因此,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面谈作为缓解择校热的一项新举措与尝试,尽管在招生实践一些问题凸显,但这也推动了各方为择校热降温的新一轮行动和思考。
那么,除此之外,还应如何为当下的择校热降降温呢?
采访中,一些学校的老师认为,治理“小升初”问题,宜疏不宜堵“家长们都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这种需求是合理的。但是,‘择校热’背后,也反映出了家长自身存在一些误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办中学教师分析,一些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进一所好学校就像进了“保险箱”,此外,家长容易随大流,盲目追逐所谓的名校效应,忽视了学校与孩子的匹配适应性。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是治本之策。”我市一位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钟先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思考,据他分析,由于民办初中跨学区提前招生掐尖,造成公办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严重影响了公办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加之民办学校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办学,能提供比普通的公办学校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得两类学校的分化越来越大。他认为,想要彻底改变整个生态环境,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普通公办初中的师资、硬件必须跟上,在达到基本标准之后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
这样的意见在采访中得到了家长们的共鸣。在面试期间,一些家长与记者谈及如何选择学校时也表示,示范性高中对学区生招收比例的提升,以及公办学校软硬件条件已经成为家长们择校时考虑的要素。他们希望桂林市加大公办中学特别是初中的办学质量,让公办学校更有号召力与影响力“如果政府办了好的公办初中,我们何苦还要拼命挤进民办初中呢?”很多家长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