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讯(记者 蓝克义)清明小长假刚刚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依然较为低迷,预期年化收益在6%以上的产品凤毛麟角。传统理财方式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胃口”,结构性理财则因高收益开始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
传统理财产品:
收益率普遍不高
与天气逐渐回暖不同,今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显得较为低迷,收益率普遍不高。普益财富4月3日公布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9%,仅较上期增加1个基点。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47款,市场占比为6.33%,环比上升仅为0.11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南宁的理财市场似乎要“景气”一些。清明节前,邕城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理财产品,虽然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依然凤毛麟角,不过各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5.50%左右。例如兴业银行“天天万利宝”开放式人民币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60%;中信银行的“惠赢系列”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75%。专业人士介绍,清明假期拉长了投资周期,银行也有意提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这也是小长假前银行常用的吸引资金的方式。
结构性理财:
收益高但要谨慎
在整体收益率萎缩的大环境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因让投资者有机会获得比传统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一家股份行的银行理财师分析称,从国外经验来看,结构性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的一大方向。未来会有更多的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率型转化为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符合监管部门代客理财的精神。现在,随着固定利率的不断下滑,投资者会逐渐转向收益浮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当然,这其中也可能有股市火爆对市场心理的影响,投资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风险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让不少投资者“眼馋”,但是投资者还是要慎之又慎。专业人士建议,在投资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挂钩标的,这样便于投资者判断该产品的走势,再结合理财产品的收益计算方法,算出产品获得预期高收益的概率,科学做出投资决策。从稳健性角度看,挂钩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高,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偏低。
对于收益浮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收益率的计算公式,目前大部分涉及浮动收益率的产品都会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理财收益测算示例”,分别计算在最好情景、较好情景、一般情景、最差情景下可能获得的到期收益。由于该部分往往涉及比较复杂的数学函数,因此投资者务必十二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