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 四月的天空如锦衣裂帛,杜鹃却依旧天真烂漫地等待着春。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山河朗照,东风萌动,一度枯寂的时空,突然以破竹之势勃发,只消一夜,千山翠碧。
那漫山遍野的碧涛中,瘦骨嶙峋的杜鹃挺身而出,如一连串粉色的惊叹号,强势地在天地间抒情。
赏玩杜鹃,尤以北障山为最佳。海拔千米的山上,终年胜景不衰。“北障霁雪”,史上一度名列灵川老八景之首。
谁也说不清,这万顷杜鹃是何人何时栽种。追花人只管闻花事而动,追罢了西山的梨花、虞山的樱花、穿山的腊梅,便一路寻芳至此了。顷刻之间,追花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千人登山问花,真真应了那句诗: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杜鹃,又名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北障山的杜鹃,依我看来,还应当有一个别名:火烧山。那一派红的气象,是那样的炽烈奔放,竟带着些透支生命的意味。
是的,杜鹃自带着一股悲壮的美。相传,古蜀国和平富庶,人们渐生惰性,不肯劳作。于是国君杜宇每到春来,便四处奔波,催促百姓播种。哪怕死后,他也不肯歇息,化作一只小鸟,春播时节漫山遍野地啼叫。于是那山里,便终日荡响着“布谷——— 布谷”的叫声。鸟儿啼叫得口中流出鲜血,散落下来,化成一朵朵杜鹃花。
斗妍争春,是春天最受用的恭维。惟有杜鹃只在自己的花季开放。因而,人们给它赋予了花语:节制。而当杜鹃开放,杜鹃鸟啼叫时,农人也就知道,春已深,春过半。
诗人们尤爱杜鹃与杜鹃花。秦少游的一首《踏莎行》,流传千古。“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黄昏下,布谷声声,不如归去。在北障山上,你若看到条条凌乱的花影,那便是那些追梦人,私闯入它的边境。(韦莎妮娜 李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