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迷茫中寻找自我——一位赴美留学生的心灵感悟

  黄欣怡

  来美国上学之前,我对那里的校园生活十分理想化:学生们像电影《歌舞青春》里那样欢乐,每天都蹦蹦跳跳,每个人都热情友善。然而,来到美国之后,我所经历的和看到的却完全不同:没有了“班级”这个单位的存在,同学们就如同流动的沙子,时而汇聚在一起,时而散开。不同小团体之间的间隔,划分得比三八线还明显。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花了一年多时间,其中的经历让我感受颇深。

  来到学校之后,我发现网站上4%的中国人比例是骗人的:600人的学校,中国人共有100之多!而中国人圈子中表现的一些浮夸风气,让我这个小城市来的人十分不适应:不少高年级留学生早早开上了跑车,大部分人都穿着我不认识的潮牌,而且大家对于打牌和谈恋爱的兴趣似乎远高于学习的兴趣。这是我所想要的生活吗?这是我想让别人留下的,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吗?

  于是,开始的半年,我刻意拒绝和所有中国人接触,哪怕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我尽力地交往来自别的国家的朋友:埃塞俄比亚,乌克兰,越南,还有美国当地人。在宿舍我总是独来独往:别人打麻将,我在一旁学习;别人成群结队去购物,我一个人搭巴士去做志愿者……渐渐地,我的同胞们都觉得我是怪胎,是巴结“洋鬼子”的异类。我也觉得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我还是时常感到孤独:遇上了不顺心的事,用英文一下子没法说清楚,又没有可以倾诉的、和我说一样语言的伙伴,只能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偷偷哭。

  和美国人的来往,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顺利。是的,大家都很友好,会在我生日时祝我生日快乐,会和我一起解题,会在路上和我打招呼,但这样的友好似乎都是流于表面——我想象中的和美国人一起出去玩,一起聚会,一起看球赛的场面,一个也没有出现。似乎,在美国人眼里,学校里中国人的形象已经定型了:有钱,只和自己人玩得来,对于学校活动不感兴趣。

  为了打破刻板印象,我努力去尝试我从未尝试过的东西:长跑、试镜、未来美国农场俱乐部……然而,似乎有什么东西是我注定无法跨越的:身体素质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训练多年的美国人,无法取得脱颖而出的名次;语言的障碍和对表演天生的恐惧让我多次试镜都失败;在城市长大的我并不知道关于农场的任何知识,成为了俱乐部里的“空气”……虽然也交到了些朋友,但和我想要的“知心朋友”不一样。渐渐地,我开始感到迷茫,感到疲累:我是谁?为什么我要每天都装出一副很开心很外向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和每个人找话题,打招呼,哪怕他们有时冷眼相对?明明不是外向的性子,却要强行和美国人融入在一起,就像牛奶里加了醋——根本不和。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四处碰壁、两个圈子都无法融入的我在努力思考。我发现,似乎我想成为的一直是“美国人”:外向、健谈、体育好、话剧演得好、学习好、领导能力好。然而,这现实吗?我一直想要“融入”美国人的圈子,却忘了自己来自哪里、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而这样盲目尝试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什么都得不到:既无法融入美国圈子,也没法和中国朋友好好相处,最后真的成为一个“怪胎”。

  于是,我开始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包容别人的不足,并寻找他们的长处。我开始和中国同学说话,发现不爱学习的富二代只是一部分,而另一些人是奋发向上的:热爱历史又很新潮的W、深爱话剧的Y、文静的Z……我渐渐找到了朋友圈,大家对我的印象也在慢慢改变。说实话,比起一个中国人都没有的学校,有自己同胞的确能带来不少便利,也能减少异乡的孤独感。

  不过,人不能只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我接受了我比较安静的性格,并发现和每个人都套近乎并不能给我带来真正亲近的美国朋友,于是我尝试和性格与我相近的人打交道,一起讨论学习和学校的趣事,就这样有了一些比较亲近的朋友。有时我也把一些中国元素展现在课堂上:政治课上勇于站出来解释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演讲课上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包饺子,并带饺子给大家品尝;有机会的时候在课堂上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引以为豪……我也退出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农场俱乐部,选择加入国际学生联合会,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

  在不停的探索中,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是一个中国人,身上带着来自祖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教育的烙印;但我同时也把自己当做一个“世界公民”,努力地去了解、拥抱别国的文化。坦然接受自己,让我在美国求学变得轻松、愉快。